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搜索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24、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生理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答案:A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233、 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c0a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2、 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阶段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02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 ( )心理问题的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4b7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4、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关羽、赵子龙、曹操分别可以用忠、义、勇、奸对其进行概括,这属于奥尔波特气质分类中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4f6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2、 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246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3、 在班会上,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讨论“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游戏的认识。该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0e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7、 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开口说话”,是陶冶教育法中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4c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d64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 儿童道德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7f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9、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ef8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224、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生理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答案:A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233、 发散思维的三项特征是( )。

A.   变通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B.   间接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C.   概括性、间接性和变通性

D.   变通性、独创性和流畅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c0a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2、 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阶段属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公正水平

C.   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02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 ( )心理问题的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A.   儿童多动综合征

B.   学习困难综合征

C.   儿童厌学症

D.   儿童强迫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4b7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4、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关羽、赵子龙、曹操分别可以用忠、义、勇、奸对其进行概括,这属于奥尔波特气质分类中的( )。

A.   共同特质

B.   首要特质

C.   中心特质

D.   次要特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4f6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2、 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 )。

A.   权威阶段

B.   可逆阶段

C.   公正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246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3、 在班会上,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讨论“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游戏的认识。该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修养指导法

C.   陶冶教育法

D.   说服教育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0e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7、 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开口说话”,是陶冶教育法中的()。

A.   人格感化

B.   文化陶冶

C.   艺术陶冶

D.   环境陶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4c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   尝试与顿悟

B.   同化与顺应

C.   平衡与守恒

D.   刺激与反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d64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 儿童道德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罗杰斯

B.   皮亚杰

C.   埃里克森

D.   科尔伯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7f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9、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的( )。

A.   获得

B.   消退

C.   泛化

D.   分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ef8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