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搜索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41.关于单位行贿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B、 本罪只能由单位构成

C、 行贿的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

D、 本罪须出于直接故意,且具有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答案:ABCD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103.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有以下哪些情形的除外()?
捏造事实
歪曲事实
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使用侮辱性言辞贬损他人名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cf6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7.顾某欲与闫某离婚。下列情形中,顾某既可以作为起诉离婚的理由,同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1-216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对行政处罚事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425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自然人的声音,不受法律保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463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5.丈夫甲以个人名义向朋友丙借款3000元用于购买家庭日常生活用的空调,该3000元的债务属于丈夫甲和妻子乙的共同债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51f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6a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8.下列行为中,属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474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2.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以下选项中,可作为案件事实的证据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ed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adc-05f8-c0bc-4ac6168e8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以下选项对《民法典》第148、149条规定的“欺诈”理解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b6c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141.关于单位行贿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B、 本罪只能由单位构成

C、 行贿的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

D、 本罪须出于直接故意,且具有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答案:ABCD

分享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103.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有以下哪些情形的除外()?
捏造事实
歪曲事实
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使用侮辱性言辞贬损他人名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cf6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7.顾某欲与闫某离婚。下列情形中,顾某既可以作为起诉离婚的理由,同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的有()?

A.  闫某和顾某感情破裂

B.  闫某殴打顾某致其残疾

C.  闫某与婚外异性同居

D.  闫某和顾某分居两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1-216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对行政处罚事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425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自然人的声音,不受法律保护。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463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5.丈夫甲以个人名义向朋友丙借款3000元用于购买家庭日常生活用的空调,该3000元的债务属于丈夫甲和妻子乙的共同债务。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51f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作废信用证的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应当以票据诈骗罪定罪处罚

B.  明知是伪造的银行存单仍然使用,数额较大的,应当以金融凭证诈骗罪定罪处罚

C.  被保险人为骗取巨额保险金,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的,应当仅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D.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解析:解析:A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使用作废的信用证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构成信用证诈骗罪。A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6a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8.下列行为中,属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是()?

A.  伪造汇票

B.  变造银行存单

C.  伪造信用证随附的单据

D.  伪造信用卡

解析:解析:《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
(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
(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四)伪造信用卡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474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2.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以下选项中,可作为案件事实的证据有()?

A.  视听资料

B.  电子数据

C.  证人证言

D.  当事人的陈述

解析: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ed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五条 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adc-05f8-c0bc-4ac6168e8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以下选项对《民法典》第148、149条规定的“欺诈”理解正确的是()?

A.  行为人故意告知虚假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

B.  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

C.  不负有告知义务的人隐瞒真实情况

D.  行为人因疏忽未告知相关情况

解析:解析:《最高法关于适用<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 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欺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b6c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