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5.以下概念属于组合关系的是( )。

A、 主谓

B、 形容词

C、 宾语

D、 单纯词

答案:A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2.句子: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其最大的特点是:(1)具有一个语调,(2)经常用于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ac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118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口语和书面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说话的时候,除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口头交际讲求效率,有这么多的条件可以利用,所以口语的用同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呃,呃”“这个,那个”之类的废话。写作的情况不同,口语中的各种伴随因素不起作用了,只有标点符号还起一点作用,但也有限。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整理、任课教师:张永斌
请大家据此抓紧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办公:西综714(发展规划处)
电话(微信同):15285775768 QQ:103711526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6-0c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a68-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 ( ) ,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 (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41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的异同而分出的类别。根据词的词汇意义给词划分的类别不是语法上的词类。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29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b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由上古汉语“宾+动”语序到后来“动+宾”语序的变化。如: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印》)
“是刈是护”(《诗·周南·葛覃》)
“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由上古汉语“大名+小名”到后来“小名+大名”的变化。如:“丘获”(昭公四年)、“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
(3)“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是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调整,不涉及结构规则本身的改变。
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d5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118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80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15.以下概念属于组合关系的是( )。

A、 主谓

B、 形容词

C、 宾语

D、 单纯词

答案:A

分享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相关题目
2.句子: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其最大的特点是:(1)具有一个语调,(2)经常用于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ac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118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口语和书面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说话的时候,除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口头交际讲求效率,有这么多的条件可以利用,所以口语的用同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呃,呃”“这个,那个”之类的废话。写作的情况不同,口语中的各种伴随因素不起作用了,只有标点符号还起一点作用,但也有限。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整理、任课教师:张永斌
请大家据此抓紧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办公:西综714(发展规划处)
电话(微信同):15285775768 QQ:103711526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6-0c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a68-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 ( ) ,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 (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41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的异同而分出的类别。根据词的词汇意义给词划分的类别不是语法上的词类。常见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129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b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由上古汉语“宾+动”语序到后来“动+宾”语序的变化。如: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印》)
“是刈是护”(《诗·周南·葛覃》)
“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由上古汉语“大名+小名”到后来“小名+大名”的变化。如:“丘获”(昭公四年)、“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
(3)“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是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调整,不涉及结构规则本身的改变。
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d5e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118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80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