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填空题
)
34.在( )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者的( )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答案: 双语现象 、 语言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59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98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0da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社稷”、“太监”、“丞相”、“符节”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它属于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aaf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01e8-c045-e675ef3ad6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
不正确。
借词又称外来词,指的是音义都借自其他语言的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b2c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be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会话涵义(会话含义):在自然语言中,话语所表达的意义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所说出的话语所表达的字面意义(meaning of the word);另一种则是说话者通过说出的话语想要传递的字面意义背后的意义,即“会话涵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格赖斯的会话涵义理论正是以这种“会话涵义”为研究对象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58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如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分裂的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而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吸收最多时期之一。再如,捷克斯洛伐克,原来讲捷克语,后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捷克仍然讲捷克语,而斯洛伐克则讲斯洛伐克语。其实斯洛伐克语只是捷克语的一种方言而已。由此可见,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2)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如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汉语中增添了很多新的词语。如“电脑、彩电、股票、网络、手机、网友、网迷、网吧、黑客、电子邮件、沙发、巧克力、特区、抢滩、VCD、DVD”等一大批新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ba9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什么是形态?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英语的有些实词在组合中要有词形变化。例如:
The report was good.(这个报告是好的)
The reports were good.(这些报告是好的)
前一句的report指的是一个报告,后一句reports指的是一些报告。在英语里,像“report”这样的可数名词进入句子,必须表明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两句话所表达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像“be”这样的动词,进入句子时必须表明时态,在人称和数上也要与主语一致。这些都要求词尾相应地起变化,以满足组合的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4d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填空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34.在( )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者的( )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答案: 双语现象 、 语言

分享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相关题目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59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98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0da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社稷”、“太监”、“丞相”、“符节”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它属于B。

A.  词义的演变

B.  旧词的消亡

C.  新词的产生

D.  词语的替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aaf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df-81c2-01e8-c045-e675ef3ad6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
不正确。
借词又称外来词,指的是音义都借自其他语言的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b2c0-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

A.  [u]、[c]、[h]

B.  [y]、[tsh]、[x]

C.  [u]、[ch]、[h]

D.  [x]、[y]、[k]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be8-c045-e675ef3ad6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会话涵义(会话含义):在自然语言中,话语所表达的意义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者所说出的话语所表达的字面意义(meaning of the word);另一种则是说话者通过说出的话语想要传递的字面意义背后的意义,即“会话涵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格赖斯的会话涵义理论正是以这种“会话涵义”为研究对象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58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如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分裂的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而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吸收最多时期之一。再如,捷克斯洛伐克,原来讲捷克语,后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捷克仍然讲捷克语,而斯洛伐克则讲斯洛伐克语。其实斯洛伐克语只是捷克语的一种方言而已。由此可见,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2)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如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汉语中增添了很多新的词语。如“电脑、彩电、股票、网络、手机、网友、网迷、网吧、黑客、电子邮件、沙发、巧克力、特区、抢滩、VCD、DVD”等一大批新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ba9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什么是形态?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英语的有些实词在组合中要有词形变化。例如:
The report was good.(这个报告是好的)
The reports were good.(这些报告是好的)
前一句的report指的是一个报告,后一句reports指的是一些报告。在英语里,像“report”这样的可数名词进入句子,必须表明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两句话所表达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像“be”这样的动词,进入句子时必须表明时态,在人称和数上也要与主语一致。这些都要求词尾相应地起变化,以满足组合的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4d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