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2.土家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原来的“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改变为与汉语相同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这属于 B 。

A、 语言的融合

B、 结构规则的借用

C、 洋泾浜

D、 词语的借用

答案:空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b]是( )音,
[p]是 ( )音,
[ts]是( )音,
[ɡ]是( )音,
[m]是( )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030-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 )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 ( )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 )的音去代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76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a92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音高: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频率。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而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后者声带长而厚。音高是汉语形成声调的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c86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简述儿童习得语言的一般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婴儿呱呱落地,就堕入一个现成的语言环境里,他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话的过程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ad0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间接言语行为: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所谓“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采用某一种行事行为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另一种行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塞尔(Searle)提出来的。塞尔指出,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这个概念,先得接受“字面用意”的概念。“字面用意”是句子形式所固有的言外之力(用意),间接言语行为就是从“字面用意”推断出来的间接用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97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 ) 是十分有限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d6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固定词组:具有词组形式但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称为固定词组。固定词组最突出的特点是:(1)意义的相对凝固性,(2)成分的相对不可变更性(其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大致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ac8-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不正确。
有些语言,如说满语的满族在清代处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满语并没有成为语言融合过程中的胜利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b2c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下面的各种语言现象,哪些是语法发展过程中的类推作用?哪些不是?
①“朕”是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②英语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是swollen,由于绝大多数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在词干后加-ed,现在swolled替代了swollen。
③汉语的动宾结构原来有两种格式,即"动词-宾语"和"宾语-动词"(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而现代汉语中"宾语-动词"的这种格式基本消失了。
④汉语古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这种演变规律可以概括为"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d9d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12.土家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原来的“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改变为与汉语相同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这属于 B 。

A、 语言的融合

B、 结构规则的借用

C、 洋泾浜

D、 词语的借用

答案:空

分享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
相关题目
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b]是( )音,
[p]是 ( )音,
[ts]是( )音,
[ɡ]是( )音,
[m]是( )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d030-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 )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 ( )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 )的音去代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976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a92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音高: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取决于频率。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而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后者声带长而厚。音高是汉语形成声调的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c86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简述儿童习得语言的一般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婴儿呱呱落地,就堕入一个现成的语言环境里,他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话的过程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ad0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间接言语行为: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所谓“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采用某一种行事行为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另一种行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塞尔(Searle)提出来的。塞尔指出,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这个概念,先得接受“字面用意”的概念。“字面用意”是句子形式所固有的言外之力(用意),间接言语行为就是从“字面用意”推断出来的间接用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e97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 ) 是十分有限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4-9d6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固定词组:具有词组形式但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称为固定词组。固定词组最突出的特点是:(1)意义的相对凝固性,(2)成分的相对不可变更性(其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大致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0ac8-c045-e675ef3ad6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不正确。
有些语言,如说满语的满族在清代处于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满语并没有成为语言融合过程中的胜利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b2c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下面的各种语言现象,哪些是语法发展过程中的类推作用?哪些不是?
①“朕”是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②英语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是swollen,由于绝大多数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在词干后加-ed,现在swolled替代了swollen。
③汉语的动宾结构原来有两种格式,即"动词-宾语"和"宾语-动词"(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而现代汉语中"宾语-动词"的这种格式基本消失了。
④汉语古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这种演变规律可以概括为"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bf-3fa5-d9d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