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搜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5.比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案:答: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即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学习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也是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含三个并行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通过这三个过程,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布鲁纳积极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最重要的是学习者要具备善于发现学习和训练有素的认知能力。此外,布鲁纳还特别强调认知需要和内部动机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是认知-同化的过程,即是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改组,一方面是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在机制。奥苏伯尔对学习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者是否对材料意义理解,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一是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二是学习材料对于学习者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联系。具备这两个条件,学习者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进行相互作用,于是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奥苏伯尔非常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已有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学习动机方面,奥苏伯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有三方面驱力组成: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和附属驱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6.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70a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哈洛( )的恒河猴隔离实验说明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554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简述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ca78-c045-e675ef3ad6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在发展心理学史上,首先将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在年龄上扩展到人生全程的心理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ad0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教师的角色冲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8c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简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和教学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d030-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种现象邓克尔将它称之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a53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最近发展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4d8-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3dd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学习迁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18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5.比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案:答: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即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学习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也是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含三个并行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通过这三个过程,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布鲁纳积极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最重要的是学习者要具备善于发现学习和训练有素的认知能力。此外,布鲁纳还特别强调认知需要和内部动机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是认知-同化的过程,即是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改组,一方面是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在机制。奥苏伯尔对学习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者是否对材料意义理解,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一是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二是学习材料对于学习者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联系。具备这两个条件,学习者就会积极主动地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进行相互作用,于是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奥苏伯尔非常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已有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学习动机方面,奥苏伯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有三方面驱力组成: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和附属驱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海师
相关题目
6.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 )。

A.  注意过程

B.  动机过程

C.  认同过程

D.  动作再现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70a0-c045-e675ef3ad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哈洛( )的恒河猴隔离实验说明了( )。

A.  遗传的决定作用

B.  环境的决定作用

C.  早期经验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D.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554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简述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ca78-c045-e675ef3ad6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在发展心理学史上,首先将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在年龄上扩展到人生全程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埃里克森

C.  詹姆斯

D.  霍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ad0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教师的角色冲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8c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简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和教学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d030-c045-e675ef3ad6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种现象邓克尔将它称之为( )。

A.  问题情境

B.  原型启发

C.  定势

D.  功能固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a53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最近发展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b4d8-c045-e675ef3ad6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这句话体现了( )思想。

A.  启发诱导

B.  因材施教

C.  教学相长

D.  循序渐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7f-3dd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学习迁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fc-cb80-18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