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搜索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56.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14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只是通过教育促进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来实现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fe0-c021-5dd340f224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1.某学生的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7060-c021-5dd340f224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8.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就是要将精力全部放在备教材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6-03c8-c021-5dd340f224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以具有延时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fe0-c021-5dd340f22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810-c021-5dd340f224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5.“性恶论”最早是由()提出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7830-c021-5dd340f224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6.三年级学生沈叶喜欢早晨和晚上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他认为早晚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因早晚所受的干扰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0c0-c021-5dd340f224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3.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890-c021-5dd340f224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950-c021-5dd340f224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156.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14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只是通过教育促进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来实现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fe0-c021-5dd340f224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1.某学生的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A.  内部稳定的归因

B.  外部稳定的归因

C.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解析:解析:该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其实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数学不及格归因于能力,而能力归因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归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7060-c021-5dd340f224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8.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就是要将精力全部放在备教材上。()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三方面工作:备教材、被学生、备教法;另一部分是备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题干描述不完善,所以是错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6-03c8-c021-5dd340f224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以具有延时价值。()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fe0-c021-5dd340f22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8d5-f810-c021-5dd340f224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5.“性恶论”最早是由()提出的。

A.  孟子

B.  孔子

C.  董仲舒

D.  荀子

解析:解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7830-c021-5dd340f224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6.三年级学生沈叶喜欢早晨和晚上学习需要记忆的知识,他认为早晚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因早晚所受的干扰是()。

A.  双重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单一抑制

D.  倒摄抑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0c0-c021-5dd340f224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3.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  依赖性

B.  向师性

C.  接受性

D.  可塑性

解析: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此题中小学生模仿老师,体现了向师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5508-c021-5dd340f224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  内容改革

B.  方法改革

C.  课程改革

D.  途经改革

解析: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6890-c021-5dd340f224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  四书五经

B.  六艺

C.  七艺

D.  文法修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74-572d-4950-c021-5dd340f224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