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中医三基考试练习题
搜索
中医三基考试练习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54.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

A、 肝的疏泄

B、 肝的藏血

C、 肺朝百脉

D、 脾的统血

E、 心的行血

答案:BD

中医三基考试练习题
77.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__________。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1680-c017-654bab5e05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0.气陷,是气__________病机的一种,以气的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1680-c017-654bab5e05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8.形成脾气虚损的原因,下列何项是确切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6f-4b60-c017-654bab5e0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4.当人体安静时则血归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6f-6aa0-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6f-fb28-c017-654bab5e05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1.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 132.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33.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化热,因之火热内生。五志,即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 134.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135.指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揺、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反映,称为风气内动。 136.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137.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肾气充盛,肺痰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138.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如肾阳虚水泛,水气上逆,见水肿、心悸等,称“水气凌心”。 139.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140.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b2c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4.气机不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5118-c017-654bab5e05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系指阴寒之邪滞盛于内,遏迫阳气浮越于外,使其阴阳之气不相暇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22.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互相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23.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24.瘀血: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25.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26.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 27.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28.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29.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30.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9b5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5.培土制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5500-c017-654bab5e05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1.肝与脾的关系,首先表现为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疏泄正常,脾的运化才能健旺。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亦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旺,生血有源,又能摄血,则肝有所藏。 6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63.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散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64.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五脏属阴,是与六腑属阳相对而言,心肺居上属阳,是以脾、肝、肾位于下部属阴相对而言。 65.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的说法,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66.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其它功能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67.(1)用于诊断方面:由于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所以,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2)用于治疗方面:一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 68.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主有节奏呼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69.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邪气又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感邪较甚或邪气的毒力特别强的条件下,正气虽不虚,也可因正不胜邪而发病,所以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70.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气血充盈,而能摄血。对脾虚失去统血功能的出血,其治疗应从脾着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e58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中医三基考试练习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三基考试练习题

54.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

A、 肝的疏泄

B、 肝的藏血

C、 肺朝百脉

D、 脾的统血

E、 心的行血

答案:BD

分享
中医三基考试练习题
相关题目
77.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__________。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1680-c017-654bab5e05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0.气陷,是气__________病机的一种,以气的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1680-c017-654bab5e05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8.形成脾气虚损的原因,下列何项是确切的:( )

A.  劳倦过度

B.  禀赋素虚

C.  嗜酒过度

D.  久病耗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6f-4b60-c017-654bab5e0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4.当人体安静时则血归于:( )

A.  心

B.  肺

C.  肝

D.  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6f-6aa0-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A.  肝经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督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6f-fb28-c017-654bab5e05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1.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 132.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33.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化热,因之火热内生。五志,即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 134.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135.指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揺、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反映,称为风气内动。 136.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137.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肾气充盛,肺痰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138.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如肾阳虚水泛,水气上逆,见水肿、心悸等,称“水气凌心”。 139.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140.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b2c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4.气机不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5118-c017-654bab5e05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系指阴寒之邪滞盛于内,遏迫阳气浮越于外,使其阴阳之气不相暇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22.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互相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23.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24.瘀血: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25.痰饮: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26.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 27.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28.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29.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30.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精神致病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9b5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5.培土制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5500-c017-654bab5e05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肝与脾的关系,首先表现为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疏泄正常,脾的运化才能健旺。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亦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旺,生血有源,又能摄血,则肝有所藏。 6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63.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散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64.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五脏属阴,是与六腑属阳相对而言,心肺居上属阳,是以脾、肝、肾位于下部属阴相对而言。 65.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的说法,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66.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其它功能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67.(1)用于诊断方面:由于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所以,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2)用于治疗方面:一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 68.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主有节奏呼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69.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邪气又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感邪较甚或邪气的毒力特别强的条件下,正气虽不虚,也可因正不胜邪而发病,所以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70.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气血充盈,而能摄血。对脾虚失去统血功能的出血,其治疗应从脾着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1d-0470-e58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