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高新科技的单选题
搜索
高新科技的单选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34.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⑥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

A、 ①④⑤③⑥②

B、 ⑤①④②③⑥

C、 ④①⑤⑥②③

D、 ⑤⑥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解析:①“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②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以上。③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⑤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⑥三峡大坝(水电站)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的梯级电站。三峡大坝于2006年全部竣工。因此,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⑤①④②③⑥。故正确答案为B。

高新科技的单选题
53.如果参与者能够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也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的时候完全知道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这被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c-ab48-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1.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航天员是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航天员的( )在完成工程任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728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4.( )是指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替换修复、诱导再生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e-4188-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9.在受到敌方生物武器袭击时,接种疫苗属于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e-5ce0-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 )是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而形成的智能图像处理技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c-9f9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8.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f-85c0-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1.( )必须有侦察系统的引导,将干扰频率对准目标信号接收频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e-745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2.( )能定向传输能量来打击远距离目标,具有可重复使用、速度快、攻击范围广等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c0a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5.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3018-c017-654bab5e0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0.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 )9月21日由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代号“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6e9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高新科技的单选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高新科技的单选题

334.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⑥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

A、 ①④⑤③⑥②

B、 ⑤①④②③⑥

C、 ④①⑤⑥②③

D、 ⑤⑥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解析:①“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②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以上。③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⑤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⑥三峡大坝(水电站)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的梯级电站。三峡大坝于2006年全部竣工。因此,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⑤①④②③⑥。故正确答案为B。

分享
高新科技的单选题
相关题目
53.如果参与者能够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也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的时候完全知道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这被称为( )。

A.  完美信息博弈

B.  非完美信息博弈

C.  随机性博弈

D.  智能博弈

解析:解析:在博弈论中,若每一个参与人采取行动时准确地掌握了其他参与人的行动以及在其采取行动之前其他参与人的行动,则称该博弈是完美信息博弈。故正确答案为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c-ab48-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1.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航天员是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航天员的( )在完成工程任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A.  判断力和创造力

B.  判断力和执行力

C.  执行力和创造力

D.  创造力和组织力

解析:解析: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的最大区别在于航天员是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航天员的判断力和创造力在完成工程任务中起着主导作用。载人航天技术以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求,不仅要保证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而且要保证航天员安全地在空间工作和生活并安全地返回地面。故正确答案为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728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4.( )是指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替换修复、诱导再生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

A.  基因材料

B.  生物材料

C.  分子材料

D.  细胞材料

解析:解析:生物材料又称生物医用材料,是指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替换修复、诱导再生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即用于取代、修复活组织的天然或人造材料。生物材料能执行、增进或替换因疾病、损伤而失去的某种功能。生物材料在战场快速救治有着巨大应用前景,能够帮助作战人员更快、更精准地提高恢复力、态势感知能力和驱动能力,从而提高作战效能。故正确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e-4188-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9.在受到敌方生物武器袭击时,接种疫苗属于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A.  战剂侦检

B.  预防救治

C.  疫区消毒

D.  除害灭病

解析:解析:在受到敌方生物武器袭击时,生物防护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战剂侦检、预防救治、疫区消毒和除害灭病等:①战剂侦检。组织对敌人的生物武器袭击的侦察和检验。②预防救治。对于没有受生物战剂伤害的健康人员通过注射疫苗获得集体保护能力;对受感染的病人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由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治疗。③疫区消毒。对受生物战剂污染的疫区及时标明,实行封锁,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并组织医护人员或防化分队进行消毒。④除害灭病。及时准确查找定位敌人投放的生物战剂及其媒介物,并进行灭害处理。由于接种疫苗在生物防护的主要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健康人群,故正确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e-5ce0-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 )是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而形成的智能图像处理技术。

A.  增强现实(AR)

B.  计算机视觉

C.  深度伪造

D.  虚拟现实(VR)

解析:解析:深度伪造是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而形成的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深度伪造是由“深度学习”和“伪造”二词结合而来,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种新型信息篡改与替换手段。对于这种技术逻辑,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和运算速度,理论上生成模型会在“对抗”中持续自我迭代并不断优化伪造视频。故正确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c-9f9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8.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是电磁波粒子性的体现

B.  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可见光

C.  紫外线在遥控和热成像仪中普遍应用

D.  雷达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的反射测距

解析:解析: A项错误:电磁波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红外线的波长较长,所以其更多体现的是波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f-85c0-c017-654bab5e0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1.( )必须有侦察系统的引导,将干扰频率对准目标信号接收频率。

A.  有源压制干扰

B.  有源欺骗干扰

C.  瞄准式干扰

D.  阻塞式干扰

解析:解析:瞄准式干扰是指用于干扰的载频与对方通信信号频率重合,频谱宽度基本相同,而功率明显强于对方通信信号。由于其干扰频率集中,干扰能量全部用来压制对方的通信信号,因而干扰信号的利用率高、干扰效果好,但同时要求干扰的频率重合度要好,对干扰机性能要求高,需要有专门的引导干扰频率的侦察单元。一般情况下,瞄准式干扰主要用于压制敌方作战部队的指挥通信以及前沿分队的重要通信。故正确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e-745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2.( )能定向传输能量来打击远距离目标,具有可重复使用、速度快、攻击范围广等特点。

A.  定向能空间武器

B.  太空间非动能武器

C.  动能空间武器

D.  核能空间武器

解析:解析:定向能空间武器能定向传输能量来打击远距离目标,具有可重复使用、速度快、攻击范围广等特点。已有或正在研制的定向能空间武器有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故正确答案为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c0a0-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5.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 )。

A.  苏联“人造地球卫星1号”

B.  苏联“东方号”飞船

C.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D.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解析:解析: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飞船,第一个把人送到月球上的航天器是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第一个兼有运载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特征的飞行器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故正确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3018-c017-654bab5e0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0.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 )9月21日由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代号“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

A.  1990年

B.  1992年

C.  1994年

D.  1996年

解析:解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由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代号“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该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64-d9dd-6e9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