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搜索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下列人物中,既是诗人也是画家的是( )。

A、 李白

B、 王维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答案:B

解析:解析: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11、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体育项目的图示,其借鉴的汉字字体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3d-ca02-a20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1、 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不乏经典的人物形象。下列人物中,由英国作家哈代塑造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def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2-546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下列对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3d-ca02-926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0、 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在中国古代有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其特征的认识。其中公转周期接近12年,因用以纪年而被称为“岁星”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def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7、自1927年发现“北京猿人”化石后,我国又相继在多处发现原始人类遗迹,并为这些原始人类命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原始人,考古学上称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1-568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揭开中日全面战争序幕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0-d5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7、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我国最早制定历法的朝代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1-662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5、量子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把能量的不连续性引入对自然过程的深入认识,对其后量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719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0、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人们对佛经译文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有一位僧人有感于中国经律残缺,西行求法,前后凡十四年游历三十余国,带回大量梵本佛经并进行翻译,又将其旅行见闻撰成《佛国记》。这位僧人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bbc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8、下列人物中,既是诗人也是画家的是( )。

A、 李白

B、 王维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答案:B

解析:解析: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分享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相关题目
11、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部分体育项目的图示,其借鉴的汉字字体是( )。

A.  楷书

B.  隶书

C.  篆书

D.  行书

解析:篆书是我国秦代出现的文字,标志着中国文字开始定型,其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3d-ca02-a20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1、 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不乏经典的人物形象。下列人物中,由英国作家哈代塑造的是( )

A.  卡门

B.  简·爱

C.  娜拉

D.  苔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def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金属常温条件下一般呈固态

B.  惰性气体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钢是由铁和碳按一定比例冶炼而成的

D.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气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2-546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下列对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B.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C.   西汉汉武帝时班超首次开拓丝路

D.   东汉时的张骞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

解析: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63d-ca02-9268-c017-654bab5e0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0、 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在中国古代有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其特征的认识。其中公转周期接近12年,因用以纪年而被称为“岁星”的是( )

A.  土星

B.  木星

C.  金星

D.  水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def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7、自1927年发现“北京猿人”化石后,我国又相继在多处发现原始人类遗迹,并为这些原始人类命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的原始人,考古学上称其是( )

A.  山顶洞人

B.  元谋猿人

C.  巫山猿人

D.  蓝田猿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1-568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揭开中日全面战争序幕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淞沪会战

C.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0-d5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7、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我国最早制定历法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西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1-662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5、量子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把能量的不连续性引入对自然过程的深入认识,对其后量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  普朗克

B.  洛伦兹

C.  爱因斯坦

D.  麦克斯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719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0、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人们对佛经译文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有一位僧人有感于中国经律残缺,西行求法,前后凡十四年游历三十余国,带回大量梵本佛经并进行翻译,又将其旅行见闻撰成《佛国记》。这位僧人是( )。

A.  法显

B.  玄奘

C.  朱士行

D.  竺法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52a-6c13-bbc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