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06、下列选项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  芍药

B、  荷花

C、  菊花

D、  紫荆

答案:D

解析:解析:紫荆属于木本植物。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136、小学生宋某多次旷课、逃学,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对于宋某,学校可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bb38-c07f-52a228da6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5、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中,“娜拉”形象出自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作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1c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材料: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问题:
(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4分)
(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10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ac8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381c-1788-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某人上课玩手机,老师以学校不允许玩手机为由,没收手机并且不还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a7b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材料: 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
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叫大家交流阅读感想。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忙得不亦乐乎,他却显得逍遥自在。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崔老师真懒!
崔老师建议同学们自主评选“班级之星”,并走“星光大道”。班上42个同学,同学们都说自己能评“星”,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最后居然评出了各种各样50颗“星”,他崔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起初,他叫几个能写会画的同学帮忙,后来竟把组稿、绘画、编排等工作全交给同学们。最要命的是,他自己不做,居然还要求大家每次必须有新意、有亮点,大家绞尽脑汁,他最多只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有时大家忙活了半天,他只说一句,“哎,还是没有新意。”同学们又得想办法。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自己很有进步。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崔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9ce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1、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一部小说,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量,就超过了《圣经》九年的销量,这一部赞颂人文主义的伟大杰作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124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4、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16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材料:下面是刘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班上有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有时还会说上几句“俏皮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的作业字迹草,龙飞凤舞……经过现察,我发现小安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特别喜欢绘画,我就经常和他交流绘画心得,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我是一个坏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也嘲笑我。听了小安的话,我心里一紧,小安由于不断受到否定的评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症结后,我便对症下药。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看,这样乱糟槽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写好吗?“老师,我想写好,但就是写不好!”我接着说道:“你没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试试看,好吗?”他点了点头,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字,虽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不失时机地说:“写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写小点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见他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了,等他把作业交上来时,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个“优”,并且盖上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渐渐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写得越来越好,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了,还赢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二等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db6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9、“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是一幅贺寿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23f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206、下列选项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  芍药

B、  荷花

C、  菊花

D、  紫荆

答案:D

解析:解析:紫荆属于木本植物。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136、小学生宋某多次旷课、逃学,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对于宋某,学校可以( )。

A.   予以处分

B.   训诫

C.   开除学籍

D.   责令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救育,不得歧视,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以下管理教育措施:(一)予以训导;(二)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三)要求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四)要求参加校内服务活动;(五)要求接受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六)其他适当的管理教育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bb38-c07f-52a228da6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5、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中,“娜拉”形象出自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作是( )

A.   《社会支柱》

B.   《玩偶之家》

C.   《群鬼》

D.   《人民公敌》

解析:解析:《玩偶之家》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代表作之一,1879年首演于哥本哈根皇家剧院,成为世界各国戏剧舞台上常演常新的经典作品。《娜拉走后怎样》作者鲁迅。主要讲述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1c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材料: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问题:
(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4分)
(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10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ac8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381c-1788-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某人上课玩手机,老师以学校不允许玩手机为由,没收手机并且不还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老是有教育教学权

B.   正确,老师有教学管理权

C.   错误,教师侵犯学生休息权

D.   错误,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权利保护。题干中,教师没收学生手机且一直没有归还,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故选D。ABC选项均为干扰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a7b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材料: 崔老师真是一个“懒老师”!
就说作文课吧,很多老师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来个开场白,接着念几篇范文,发一通评论,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带一堆提示......崔老师却不这样,他经常找一些文章,说阅读对于写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阅读,然后叫大家交流阅读感想。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忙得不亦乐乎,他却显得逍遥自在。在此基础上,学生顺利地完成作文。崔老师真懒!
崔老师建议同学们自主评选“班级之星”,并走“星光大道”。班上42个同学,同学们都说自己能评“星”,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最后居然评出了各种各样50颗“星”,他崔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起初,他叫几个能写会画的同学帮忙,后来竟把组稿、绘画、编排等工作全交给同学们。最要命的是,他自己不做,居然还要求大家每次必须有新意、有亮点,大家绞尽脑汁,他最多只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有时大家忙活了半天,他只说一句,“哎,还是没有新意。”同学们又得想办法。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自己很有进步。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崔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9ce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1、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一部小说,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量,就超过了《圣经》九年的销量,这一部赞颂人文主义的伟大杰作是( )

A.   《神曲》

B.   《十日谈》

C.   《巨人传》

D.   《唐吉诃德》

解析:解析:法国拉伯雷的作品是《巨人传》。A项《神曲》的作者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B项《十日谈》的作者是意大利人薄伽丘所著的一本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D项《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反骑士小说。所以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124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4、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

A.   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   独乐乐,与人安乐,孰乐?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解析:B项出自《庄子·秋水》,C项出自《孟子》,D项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以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16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材料:下面是刘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班上有一个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的小男孩,叫小安。他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有时还会说上几句“俏皮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的作业字迹草,龙飞凤舞……经过现察,我发现小安虽然调皮捣蛋,但他特别喜欢绘画,我就经常和他交流绘画心得,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有一天,小安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我是一个坏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老师经常批评我,同学们也嘲笑我。听了小安的话,我心里一紧,小安由于不断受到否定的评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找到症结后,我便对症下药。一次,在课堂练习时,我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看,这样乱糟槽的,多不好看啊!你想把字写好吗?“老师,我想写好,但就是写不好!”我接着说道:“你没有去做,怎么知道呢?试试看,好吗?”他点了点头,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个字,虽然出了格,但比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不失时机地说:“写得多好,如果能把字写小点是不是就更好看?”只见他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了,等他把作业交上来时,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个“优”,并且盖上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渐渐地小安也自信多了,字写得越来越好,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了,还赢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二等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db6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9、“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是一幅贺寿对联,所贺寿主的年龄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解析:解析: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五十岁是“知天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23f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