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24、下图是 198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拍下的一张照片,与之相关的科技史事件是:( )

A、  铀的发现

B、  中子的发现

C、  X光

D、  镭的发现

答案:C

解析:解析:198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题干中的图片正是伦琴用X射线给手拍的第一张X光片。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104、交通标志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包括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等。下列选项中,表示“禁止直行”的标志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4d2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某人上课玩手机,老师以学校不允许玩手机为由,没收手机并且不还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a7b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要求: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内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381c-13a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94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挑选喜欢的座位,吴老师的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3ef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在问号处,从而能够使图形序列呈现一定规律性的是()。

图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dd7-0f8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3ef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7、如果地面上的物体都不再受重力的影响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e19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张老师再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 。第一次称重为 100 克,第二次为 50 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cb9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我国科举考试有连中三元之说,“三元”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d7f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224、下图是 198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拍下的一张照片,与之相关的科技史事件是:( )

A、  铀的发现

B、  中子的发现

C、  X光

D、  镭的发现

答案:C

解析:解析:198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题干中的图片正是伦琴用X射线给手拍的第一张X光片。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104、交通标志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包括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等。下列选项中,表示“禁止直行”的标志是( )。

A.  

B.  

C.  

D.  

解析:解析:A项图一表示“禁止直行”,B项图二表示“禁止车辆停放或长时间停放”,C项图三表示“禁止驶入”,D项图四表示“禁止行人通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4d2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某人上课玩手机,老师以学校不允许玩手机为由,没收手机并且不还给学生,该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老是有教育教学权

B.   正确,老师有教学管理权

C.   错误,教师侵犯学生休息权

D.   错误,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权利保护。题干中,教师没收学生手机且一直没有归还,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故选D。ABC选项均为干扰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a7b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要求: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内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381c-13a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

B.   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C.   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

D.   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94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挑选喜欢的座位,吴老师的做法( )

A.  有利于激励学生

B.  便于班级管理

C.  有失教肓公平

D.  有违因材施教

解析:null
吴老师的做法属于典型的照顾尖子生的行为,对于班上其他学生不公平,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的关爱学生原则。故选C。ABD:均为干扰选项,不合题意,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3ef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在问号处,从而能够使图形序列呈现一定规律性的是()。

图片




A. 图片

B. 图片



C. 图片

D. 图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dd7-0f8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

A.  “取法乎下”

B.  “取法乎中”

C.  “取法乎上”

D.  “无法即法”

解析:null
取法乎上,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语出《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故选C。A项:取法乎中,人们订立中等的目标,就可能只得到较低的结果。不合题意,故不选。B项:无法即法指没有目标就是目标,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取法乎下指如果订的目标本身就很低,最终的结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不合题意,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3ef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7、如果地面上的物体都不再受重力的影响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河流不再流动

B.   羽毛和铅球都漂浮在空中

C.   成熟的果实不会落地

D.   所有物体的质量都会消失

解析:解析: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阻力,叫做重力。ABC均与重力有关,如果重力消失,则ABC不可能出现。D项“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无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5-e19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张老师再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 。第一次称重为 100 克,第二次为 50 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  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  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  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  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解析:解析: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本题中,面对学生的问题,张老师应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故A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1-cb9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我国科举考试有连中三元之说,“三元”指( )。

A.  秀才、举人、进士

B.  状元、榜眼、探花

C.  解元、会元、状元

D.  乡试、会试、殿试

解析:解析: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三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4-d7f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