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7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老舍创作的是( )。

A、  《茶馆》

B、  《龙须沟》

C、  《骆驼祥子》

D、  《林家铺子》

答案:D

解析:解析:《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6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6、5、9、12、(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dd7-03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3、薛老师习惯运用 PPT 进行教学。某节课上他自始至终不停地呈现 PPT 内容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是否明白其所表达之意。关于薛老师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2-024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9、纪念卫国战争胜利 70 周年,俄罗斯 2015 年推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48f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材料】“老师,小樱又大闹天宫了!”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正准备上课的唐老师。唐老师来到教室,只见教室一片狼藉,作业本撒了一地。小樱眼含泪水,满脸愤怒。 周围的同学有的面露不满,有的幸灾乐祸,等着看老师怎样收拾小樱。唐老年却平静地说:“为什么一大早就哭了呀?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赶紧把作业本捡起来。”唐老师走近小樱说:“先坐下,有什么事上完课再告诉老师。”小樱慢慢坐下来,紧握的双拳松开了,目光也变得平和了。唐老师说:“开始上课吧。”下课后,唐老师对小樱说:“你能安静下来上课,很好。课前发生什么事了?能告诉老师吗?”小樱告诉老师,一大早,几个调皮的男生看见教室里的桌椅被弄得东倒西歪,因为她以前做过这种恶作剧,就起哄说是小樱干的。小樱顿时火冒三丈,脱口大骂,那些同学回了几句,她更火了,便把同学们的作业本扔到了地上。

听完小樱的述说,唐老师把起哄的学生也叫到办公室,听了各人的陈述,让他们各自反思,并向对方道歉。唐老师肯定了小樱和几位同学的认错态度,希望大家用宽容、公正的心对待同学,共建一个积极奋进、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此后,同学们开始慢慢接纳小樱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唐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eb0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4、古人在练丹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学和化学知识,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抱朴子》一书对此有过记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700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5、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中,“娜拉”形象出自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作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1c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2、放学途中,11岁的强强在人行道上被同班同学小刚撞到,导致骨折。对该事故承担赔偿责任主体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78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0、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权重是:2:3:5、某—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acb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教师实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66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材料: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 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的人格品味,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为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甚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自己则握刀立旁 做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美,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不,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多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编自詹克明《目光》)

问题:(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的一个人的特性。(4 分)

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10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83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37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老舍创作的是( )。

A、  《茶馆》

B、  《龙须沟》

C、  《骆驼祥子》

D、  《林家铺子》

答案:D

解析:解析:《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6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6、5、9、12、(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  13

B.  15

C.  17

D.  19

解析:解析:该数列中,分别作差能得到,5、-1、4、3,在生成的这一新的数列中,前后相加能得到后一个数,5-1=4,-1+4=3,那么4+3=7,需要12+7=19,因此本题选择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dd7-03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3、薛老师习惯运用 PPT 进行教学。某节课上他自始至终不停地呈现 PPT 内容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是否明白其所表达之意。关于薛老师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忽视了教学的本质

B.  忽视了教师的中心地位

C.  忽视了教学的目标

D.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析: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9-c572-024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9、纪念卫国战争胜利 70 周年,俄罗斯 2015 年推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是( )

A.   肖洛霍夫

B.   瓦西里耶夫

C.   法捷耶夫

D.   帕斯捷尔纳克

解析:解析:作家鲍瓦西里耶夫于60年代发表了小说《这里的明静悄俏》,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1912年,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又把它搬上银幕,并由他和小说原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共同编剧。故本题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48f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材料】“老师,小樱又大闹天宫了!”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正准备上课的唐老师。唐老师来到教室,只见教室一片狼藉,作业本撒了一地。小樱眼含泪水,满脸愤怒。 周围的同学有的面露不满,有的幸灾乐祸,等着看老师怎样收拾小樱。唐老年却平静地说:“为什么一大早就哭了呀?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赶紧把作业本捡起来。”唐老师走近小樱说:“先坐下,有什么事上完课再告诉老师。”小樱慢慢坐下来,紧握的双拳松开了,目光也变得平和了。唐老师说:“开始上课吧。”下课后,唐老师对小樱说:“你能安静下来上课,很好。课前发生什么事了?能告诉老师吗?”小樱告诉老师,一大早,几个调皮的男生看见教室里的桌椅被弄得东倒西歪,因为她以前做过这种恶作剧,就起哄说是小樱干的。小樱顿时火冒三丈,脱口大骂,那些同学回了几句,她更火了,便把同学们的作业本扔到了地上。

听完小樱的述说,唐老师把起哄的学生也叫到办公室,听了各人的陈述,让他们各自反思,并向对方道歉。唐老师肯定了小樱和几位同学的认错态度,希望大家用宽容、公正的心对待同学,共建一个积极奋进、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此后,同学们开始慢慢接纳小樱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唐老师的教育行为。(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eb0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4、古人在练丹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学和化学知识,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抱朴子》一书对此有过记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   许逊

B.   魏伯阳

C.   葛洪

D.   陶弘景

解析:解析:《抱朴子》东晋葛洪所撰,道教典籍,作者为晋代的葛洪。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700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5、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中,“娜拉”形象出自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作是( )

A.   《社会支柱》

B.   《玩偶之家》

C.   《群鬼》

D.   《人民公敌》

解析:解析:《玩偶之家》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代表作之一,1879年首演于哥本哈根皇家剧院,成为世界各国戏剧舞台上常演常新的经典作品。《娜拉走后怎样》作者鲁迅。主要讲述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1c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2、放学途中,11岁的强强在人行道上被同班同学小刚撞到,导致骨折。对该事故承担赔偿责任主体是( )。

A.   小刚

B.   小刚的监护人

C.   学校

D.   班主任

解析: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及二十八条的规定,题干中应由小刚的监护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78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0、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权重是:2:3:5、某—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

A.   82.3

B.   82.4

C.   83.3

D.   83.4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权重按2:3:5分配,所以该生语文成绩的计算为85 ×0.2+78 ×0.3+84 ×0.5=82.4。故本题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acb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教师实行( )。

A.   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   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   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   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解析: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366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材料: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 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的人格品味,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为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甚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的“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自己则握刀立旁 做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美,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不,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多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编自詹克明《目光》)

问题:(1)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目光所反映的一个人的特性。(4 分)

文章用“真假魏王”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10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83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