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0《戏为六绝句》是( )的一组论诗诗。

A、 王维

B、 李白

C、 孟浩然

D、 杜甫

答案:D

解析:解析:《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开创的用诗歌评论诗歌的诗歌。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1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出自( )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下面表述中划线的词属于语言学术语中的“语言”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戏为六绝句》是( )的一组论诗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一般认为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的最后期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d48-c07f-52a228da60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唐诗的盛唐阶段跨越半个世纪(主要是玄宗、肃宗统治时期),但以公元755年爆发( )为界,前期与后期诗歌在内容上、情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0“不平则鸣”是( )提出的诗歌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孟浩然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双语现象是一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5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3下列修辞格不是侧重于语句意义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ce8-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10《戏为六绝句》是( )的一组论诗诗。

A、 王维

B、 李白

C、 孟浩然

D、 杜甫

答案:D

解析:解析:《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开创的用诗歌评论诗歌的诗歌。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相关题目
1.1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出自( )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A.  李白

B.  杜甫

C.  韩愈

D.  白居易

解析:解析:韩愈诗歌名句及出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  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D.  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解析:解析:重音通常都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是仅仅同音强的增加有关。A、B、C都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下面表述中划线的词属于语言学术语中的“语言”的是()

A.  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

B.  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C.  亚洲语言研究

D.  须向人民学习语言。

解析:解析:按照索绪尔的解释,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具有很想的规律性,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选项A、B、D则是“言语”,是具有个人特色的,异质的,是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戏为六绝句》是( )的一组论诗诗。

A.  王维

B.  李白

C.  孟浩然

D.  杜甫

解析:解析:《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开创的用诗歌评论诗歌的诗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一般认为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的最后期限是

A.  5-6岁

B.  7-8岁

C.  9—10岁

D.  12—13岁

解析:解析: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12-13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d48-c07f-52a228da60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唐诗的盛唐阶段跨越半个世纪(主要是玄宗、肃宗统治时期),但以公元755年爆发( )为界,前期与后期诗歌在内容上、情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A.  永贞革新

B.  吐蕃入侵

C.  回鹘入侵

D.  安史之乱

解析:解析:安史之乱具体发生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0“不平则鸣”是( )提出的诗歌理论?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韩愈

解析:解析:韩愈的诗歌理论主要是“不平则鸣”,故其诗歌尚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孟浩然的( )。

A.  《过岳阳楼》

B.  《过故人庄》

C.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  《过洞庭湖》

解析:解析:孟浩然诗歌名句及出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双语现象是一种

A.  个人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自然现象

D.  偶发现象

解析:解析:“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5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3下列修辞格不是侧重于语句意义的是()

A.  对偶

B.  比喻

C.  借代

D.  比拟

解析:解析:文学写作中的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是侧重于语句意义的修辞格,对偶、排比、反复、回环等是侧重于语句形式的修辞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ce8-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