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3双语现象是一种

A、 个人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自然现象

D、 偶发现象

答案:B

解析:解析:“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18《李翰林集》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2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9c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0“不平则鸣”是( )提出的诗歌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2汉语拼音的声母g、k、h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960-c07f-52a228da60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0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9c0-c07f-52a228da60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种语言障碍叫做()2009.01真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900-c07f-52a228da6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由地域分化导致的语言变—象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1下面各词借自于汉代西域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下面属于语用的性质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d48-c07f-52a228da6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唐诗的盛唐阶段跨越半个世纪(主要是玄宗、肃宗统治时期),但以公元755年爆发( )为界,前期与后期诗歌在内容上、情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3双语现象是一种

A、 个人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自然现象

D、 偶发现象

答案:B

解析:解析:“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相关题目
1.18《李翰林集》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李益

C.  李贺

D.  李昌吉

解析:解析:李白被玄宗召见,曾供奉翰林一段时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2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

A.  群婚制阶段

B.  族外婚制阶段

C.  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D.  家族制阶段

解析:解析:纳西族(西部方言)中的一些复合词还保留“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的特征,如“大树”是“树母”,“小树”是“树男”,“祖房”是“房母”,“小屋”是“房男”等,这就明显地反映了古代纳西放经历过以母性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9c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0“不平则鸣”是( )提出的诗歌理论?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韩愈

解析:解析:韩愈的诗歌理论主要是“不平则鸣”,故其诗歌尚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2汉语拼音的声母g、k、h都是

A.  舌面后音

B.  舌面前音

C.  舌尖后音

D.  舌尖中音

解析:解析: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中音:Dtnl;舌面前音:jqx,但我们常将其称为舌根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960-c07f-52a228da6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0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A.  语言相关

B.  语言辅助

C.  语言影响

D.  语言迁移

解析:解析:语言迁移现象: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叫做来源语,要学的外语叫做目标语,来源语对目标语的影响叫做语言迁移。其中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9c0-c07f-52a228da6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种语言障碍叫做()2009.01真题

A.  皮亚杰失语症

B.  布洛卡失语症

C.  威尔尼克失语症

D.  斯金纳失语症

解析:解析: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提出不同的脑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1873年德国身理学家威尔尼克发现大脑左半球后部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就会出现题中症状,被称为维尔尼克失语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900-c07f-52a228da6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由地域分化导致的语言变—象有

A.  社会方言

B.  亲属语言

C.  土语

D.  混合语

E.  借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1下面各词借自于汉代西域的是

A.  葡萄

B.  罗汉

C.  蛮夷

D.  胡同

解析:解析:汉代西域借词:葡萄、石榴、菠萝、狮子、骆驼、玻璃、琵琶、苜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下面属于语用的性质是()

A.  情境性

B.  民族性

C.  社会性

D.  模糊性

E.  规约性

解析:解析:要想有效地运用好语言,除了要掌握好语言的结构规则外,还要了解语言的运用规律。这中规律就是“语用”。语用的性质主要包括“情境性”“社会性”和“规约性”三个方面。“民族性”和“模糊性”则是语义的性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d48-c07f-52a228da6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唐诗的盛唐阶段跨越半个世纪(主要是玄宗、肃宗统治时期),但以公元755年爆发( )为界,前期与后期诗歌在内容上、情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A.  永贞革新

B.  吐蕃入侵

C.  回鹘入侵

D.  安史之乱

解析:解析:安史之乱具体发生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