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搜索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8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A、 语言的借用

B、 语言的转用

C、 语言的并存

D、 语言的混合

答案:C

解析:解析:语言的并存即双语现象是语言接触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指个别人使用双语的现象,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中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如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17个超过自己一半人口的民族在语言使用上体现出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并用的双语特点。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20沈德潜( )的取名,是本于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别裁伪体亲风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4下面现象不属于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ce8-c07f-52a228da6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 )《从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e30-c07f-52a228da60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下面属于语言结构中的大层级的子系统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0直接成分分析法的提出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c0d0-c07f-52a228da6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下面关于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c0d0-c07f-52a228da602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4下面句子中属于间接言语行为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960-c07f-52a228da6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公式、攻势、宫室”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7e90-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资格职称
>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1.18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A、 语言的借用

B、 语言的转用

C、 语言的并存

D、 语言的混合

答案:C

解析:解析:语言的并存即双语现象是语言接触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指个别人使用双语的现象,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中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如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17个超过自己一半人口的民族在语言使用上体现出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并用的双语特点。

语言学概论和唐诗研究练习题库
相关题目
1.20沈德潜( )的取名,是本于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别裁伪体亲风雅”。

A.  《唐诗汇评》

B.  《唐诗别裁集》

C.  《唐诗品汇》

D.  《唐诗归》

解析:解析:沈德潜选唐诗而为《唐诗别裁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278-c07f-52a228da6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4下面现象不属于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是()

A.  “吉祥话”中的文化心理

B.  “委婉语”中的社会地位

C.  “称谓语”中的时代特征

D.  “广告语”中的人文色彩

解析:解析:语言文字反映当代文化的变迁的现象主要有:“吉祥话”中的文化心理、“称谓语”中的时代特征和“广告语”中的人文色彩。“委婉语”中的社会地位则表现出社会心理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bce8-c07f-52a228da6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 )《从军行》。

A.  陈子昂

B.  杨炯

C.  王勃

D.  卢照邻

解析:解析:杨炯《从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8e30-c07f-52a228da6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下面属于语言结构中的大层级的子系统的是()

A.  语音

B.  语素

C.  语汇

D.  语法

E.  语义

解析:解析: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是一般认为的语言结构的大层级系统。语素则属于语语言结构中的“语法”下面的层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190-c07f-52a228da6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

A.  拉丁语族

B.  日尔曼语族

C.  古斯拉夫语族

D.  印地语族

解析:解析:日耳曼语族属于印欧语系,下面有英语、荷兰语、卢森堡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冰岛语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0直接成分分析法的提出者是

A.  哈里斯

B.  王尔德

C.  霍凯特

D.  布龙菲尔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c0d0-c07f-52a228da6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下面关于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相辅相成,是一种共生关系

B.  文化现象和语言并非都具有约定性和权威性。

C.  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

D.  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

E.  民族文化有一定推动力量,可能影响语言的形式。

解析:解析:语言在整体性质上具有文化的全部属性,语言就是一种文化,两者相辅相成,是一种共生关系;同时语言和文化的作用范围不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反映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力量,能够影响语言的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c0d0-c07f-52a228da602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4下面句子中属于间接言语行为的是()

A.  我真心感谢您的帮助。

B.  你能不能把门关上?

C.  明天我们学习第三章。

D.  多美的花儿啊!

解析:解析:间接言语行为指说话人的意图不是由话语的字面意义直接表示出来的言语行为,其往往用另一种句子类型来表达另一种意图的言语行为。选项A、C、D都是直接的言语行为,选项B是用疑问句表示请求,属于间接言语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a960-c07f-52a228da6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公式、攻势、宫室”是()

A.  同形词

B.  同音词

C.  同义词

D.  同根词

解析:解析:同音词是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有同音又同形、同音不同形两类。“公式、攻势、宫室”是属于同音不同形的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f4-9da8-c07f-52a228da6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 )。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  《滕王阁诗》

C.  《山中》

D.  《蜀中九日》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歌名句,较为简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28-d068-7e90-c07f-52a228da6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