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专升本模拟题目汇总
搜索
专升本模拟题目汇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9、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 )

A、 精确性

B、 系统性

C、 客观性

D、 敏锐性

答案:C

解析:解析: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其中,观察
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专升本模拟题目汇总
1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49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种心理学研究目标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54-982f-272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54-982f-36c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答案】B
【解析】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五门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头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54-982f-88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b34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9b1a-b96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e0-7a8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到21 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2e7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毛泽东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
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e1-786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3e1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专升本模拟题目汇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专升本模拟题目汇总

19、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 )

A、 精确性

B、 系统性

C、 客观性

D、 敏锐性

答案:C

解析:解析: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其中,观察
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分享
专升本模拟题目汇总
相关题目
1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49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种心理学研究目标是( )

A.  陈述心理现象

B.  预测心理活动

C.  调控心理与行为

D.  解释心理现象

解析:解析: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具体表现为陈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活动、调节与控制人
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其中,解释心理现象是对已知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因果关系,这是心理学研究
的第二个目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54-982f-272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

A.  5±2个组块

B.  6±2个组块

C.  7±2个组块

D.  8±2个组块

解析:解析: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注意不是一种独
立的心理过程。它与认识过往、情感过往、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54-982f-36c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答案】B
【解析】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五门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头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54-982f-88d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A.  “两步走”战略

B.  “四个全面”

C.  “四个自信”

D.  “五位一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b34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9b1a-b96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  1978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B.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e0-7a8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到21 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到21 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
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 年到 21 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2e7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毛泽东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
是()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团结——批评——团结

D.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解析:解析: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后来毛泽东又把它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即“团结——
批评——团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e1-786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D.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8e-8ddf-3e18-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