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搜索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3、重大成功时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属于( )

A、 心境

B、 应激

C、 激情

D、 热情

答案:C

解析: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时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产生的强烈刺激,突发的意外变化,与自己的意向和愿望相对立的冲突,长期过度的抑制和兴奋等都可能导致激情发生。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3、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d-f5e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a46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5e6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73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0c1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52a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fe8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f41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于 1922 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e-152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且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d-ee1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23、重大成功时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属于( )

A、 心境

B、 应激

C、 激情

D、 热情

答案:C

解析: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时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产生的强烈刺激,突发的意外变化,与自己的意向和愿望相对立的冲突,长期过度的抑制和兴奋等都可能导致激情发生。

分享
专升本模拟题汇总
相关题目
3、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民族文化传统

D.  人口结构

解析: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d-f5e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a468-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195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5e6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  做好家长工作

D.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7328-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  宗教问题和领土争端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恐怖主义和民族矛盾

D.  贫富差距和地区冲突

解析:解析: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7-0c10-c089-2897e0346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A.  实践论

B.  反映论

C.  矛盾论

D.  先验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即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自天赋的观念,不是来自头脑本身,而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52a8-c089-2897e0346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 )

A.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B.  坚持武装斗争

C.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坚持党的领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下,无产阶级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同广大的中间阶级联合在一起,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a42-27b5-fe88-c089-2897e0346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  孔子

B.  昆体良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c-f41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于 1922 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 )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解析:解析:1922 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 1928 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e-152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且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A.  情绪

B.  动机

C.  归因

D.  态度

解析:解析: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且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df-0d9d-ee1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