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的,它往往在你为这一个目的忙的目不暇接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培根说:“外在的偶然因素经常影响人的命运,但人的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求: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答案:答案:由材料可知,审题的重点应抓住关键词“外在的”“偶然的”。怎么才能快乐,在苏格拉底看来,在你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就会悄然来临,“快乐”是外在的,来自你的主观行动。培根的话所阐述的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关系。由此看来,材料阐述的是内外因的关系。在写作时不要急于拟题,要首先确定主题的方向,再选取具体的典型事例阐述你的观点。在选材时切忌泛泛而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41、对右图中老师的做法,描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71c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三(2)班版规有一条“不讲普通话唱歌一首”一天,班主任刘老师在讲课时无意讲了一句方言,于是她在下课后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歌,下列对刘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69f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1、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通过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我国思想界有很大影响。这部译作的名称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8b5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惟独数学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到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教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现状以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同的地方,知道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題,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涉及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宏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45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7、下列古典名曲与王维的送别诗有关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d3c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材料
一天上午,晓轩突然在教室里大叫起来:“陈老师,我新买的钢笔不见了。”这时,很多同学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小明,有的想要打开他的书包检查,小明一边说“我没拿”,一边推开同学们的手,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班上同学丢的几件东西都是在小明那里找到的,我安慰一下晓轩,然后让大家安静下来,说:“晓轩的钢笔肯定会找回来的,现在大家先安心上课。”
中午,小明悄悄来到办公室,地给我一支钢笔,我问他:“这是晓轩的钢笔吗?”他点头。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要拿他的钢笔呢?”他说:“这支钢笔很漂亮。”我说:“东西再漂亮也是别人的,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知道吗?”小明惭愧地点点头。
经过调查我发现,小明平时去亲朋好友家里,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久而久之,养成了“顺手牵羊”的坏毛病,就此,我多次跟小明的父母沟通,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帮助孩子意识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我还在班上组织班会活动,让大家熟练掌握向别人借东西的礼貌用语。
经过不断的努力,小明终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a4b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0、小学教师李某由于在外兼职,经常旷工,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应对李某给予(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b75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钱某闯入某乡村中心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于钱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78d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5、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898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8、学生甲和乙有矛盾,甲为私愤,把乙的照片作为飞瞟的靶子,甲的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887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的,它往往在你为这一个目的忙的目不暇接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培根说:“外在的偶然因素经常影响人的命运,但人的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求: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答案:答案:由材料可知,审题的重点应抓住关键词“外在的”“偶然的”。怎么才能快乐,在苏格拉底看来,在你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就会悄然来临,“快乐”是外在的,来自你的主观行动。培根的话所阐述的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关系。由此看来,材料阐述的是内外因的关系。在写作时不要急于拟题,要首先确定主题的方向,再选取具体的典型事例阐述你的观点。在选材时切忌泛泛而谈。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相关题目
41、对右图中老师的做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注重扬长避短

B.  注重因材施教

C.  未能把握正确评价标准

D.  未能尊重学生主体性

解析:解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方式、主体、内容应当是多元化的,以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体现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型教育评价特点。题干中,教师用分数衡量学生,只允许三门功课考100分的学生合影,这种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没有体现出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C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71c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三(2)班版规有一条“不讲普通话唱歌一首”一天,班主任刘老师在讲课时无意讲了一句方言,于是她在下课后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歌,下列对刘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维护教师权威

B.  注重师生平等

C.  严格自律

D.  以身作则

E.

F.

G.

H.

I.

J.

解析:解析: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自律、以身作则以及注重师生平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1cbc-69f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1、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通过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我国思想界有很大影响。这部译作的名称是( )

A.   《原富》

B.   《天演论》

C.   《社会通诠》

D.   《群己权界论》

解析:解析: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7-8b5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惟独数学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到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教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现状以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同的地方,知道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題,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涉及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宏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14 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b45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7、下列古典名曲与王维的送别诗有关的是( )。

A.   高山流水

B.   阳关三叠

C.   梅花三弄

D.   平沙落雁

解析:解析:《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d3c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材料
一天上午,晓轩突然在教室里大叫起来:“陈老师,我新买的钢笔不见了。”这时,很多同学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小明,有的想要打开他的书包检查,小明一边说“我没拿”,一边推开同学们的手,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班上同学丢的几件东西都是在小明那里找到的,我安慰一下晓轩,然后让大家安静下来,说:“晓轩的钢笔肯定会找回来的,现在大家先安心上课。”
中午,小明悄悄来到办公室,地给我一支钢笔,我问他:“这是晓轩的钢笔吗?”他点头。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要拿他的钢笔呢?”他说:“这支钢笔很漂亮。”我说:“东西再漂亮也是别人的,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知道吗?”小明惭愧地点点头。
经过调查我发现,小明平时去亲朋好友家里,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久而久之,养成了“顺手牵羊”的坏毛病,就此,我多次跟小明的父母沟通,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帮助孩子意识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我还在班上组织班会活动,让大家熟练掌握向别人借东西的礼貌用语。
经过不断的努力,小明终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9e5-ba16-a4b0-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0、小学教师李某由于在外兼职,经常旷工,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应对李某给予( )。

A.   解聘

B.   警告

C.   罚款

D.   训诫

解析:null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教师李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学校应对李某给予解聘。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b750-c07f-52a228da6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钱某闯入某乡村中心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于钱某( )

A.   应当由乡级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   应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   应由该中心校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   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

解析:解析: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78d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5、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   都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得以生长发育

C.   都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D.   都会通过遗传保留种族特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B、C、D选项均正确。有些细菌是厌氧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故A错误。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2646-8988-c07f-52a228da6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8、学生甲和乙有矛盾,甲为私愤,把乙的照片作为飞瞟的靶子,甲的做法( )。

A.   合法,同学矛盾不必夸大

B.   合法,对乙没有不良影响

C.   不合法,侵犯乙的名誉权

D.   不合法,侵犯乙的肖像权

解析:解析: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对肖像进行损害、玷污。题干中甲为发泄私愤,损害乙的照片,侵犯的是乙的肖像权。故选D。ABC项:均为干扰项,不合题意,故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7da-3f19-8870-c07f-52a228da6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