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 未定稿的涉密电子文档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C、 销毁磁介质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将涉密信息全部删除干净
D、 因工作需要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保密措施
答案:ABD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ABD 解析:这道题涉及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规定。正确答案选项中包含了以下正确的规定: A: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这是为了确保人员能够根据标志了解载体的保密级别和保密期限。 B:未定稿的涉密电子文档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即使是未定稿的文档也应进行合适的标记,以便正确管理。 D:因工作需要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保密措施。携带载体外出需要经过审批并采取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
A、 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 未定稿的涉密电子文档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C、 销毁磁介质国家秘密载体时应当将涉密信息全部删除干净
D、 因工作需要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保密措施
答案:ABD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ABD 解析:这道题涉及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规定。正确答案选项中包含了以下正确的规定: A:国家秘密载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这是为了确保人员能够根据标志了解载体的保密级别和保密期限。 B:未定稿的涉密电子文档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即使是未定稿的文档也应进行合适的标记,以便正确管理。 D:因工作需要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保密措施。携带载体外出需要经过审批并采取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
A. 国家秘密载体都应当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
B. 对体积较大,不便于存放在保密柜中的密品,其保管场所应当具备相应的保密防护措施
C. 涉密人员岗位调整以后,仍然在本单位其它涉密岗位工作的不需要清退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
D. 涉密人员辞职时应当在办理完辞职手续后,清退所有保管和使用过的国家秘密载体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ACD 解析:这道题目中有关国家秘密载体管理错误的说法,选项中包含了以下错误的观点: A:国家秘密载体都应当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不同级别的秘密可能需要不同级别的保管,有些情况下并不需要全部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 C:涉密人员岗位调整以后,仍然在本单位其它涉密岗位工作的不需要清退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这是错误的,即使岗位调整也应当对载体进行清退或适当的管理。 D:涉密人员辞职时应当在办理完辞职手续后,清退所有保管和使用过的国家秘密载体。这是错误的,辞职涉密人员应当清退所有载体以防止信息泄露。
A. 严格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
B. 做好对未定稿的涉密过程文件的管理
C. 做好对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
D. 无论绝密级还是机密级国家秘密载体都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ABC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注意的事项。正确答案选项中包含了以下注意事项: A:严格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这是为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接触和使用这些载体,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泄露。 B:做好对未定稿的涉密过程文件的管理。未定稿文件可能也包含敏感信息,需要合适的管理以防止泄露。 C:做好对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存储介质是载体的一部分,管理好这些介质可以保障载体的安全。 选项D在题目中并未涉及,因此不是正确的注意事项。
A. 辞职的
B. 解聘的
C. 调离涉密岗位的
D. 退休的
解析:应当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的涉密人员包括( ) 答案:ABCD 解析:这道题涉及国家秘密的保密管理。涉密人员在辞职、解聘、调离涉密岗位或退休时,都可能带走或保管国家秘密载体,这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即各种情况下的涉密人员都应当清退和处理相应的国家秘密载体,以确保信息安全。
A. 涉密的文件
B. 个人隐私文件
C. 涉密的图纸
D. 已解密的图纸
解析: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的有( ) 答案:AC 解析:这题涉及对于不同级别的信息在计算机上的处理和存储。涉密的文件和涉密的图纸属于涉密信息,应当在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而个人隐私文件通常也应得到保护,所以也不应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已解密的图纸可能不再包含敏感信息,所以可以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因此,正确答案是AC。
A. 避免显示屏幕正对门、窗或透明过道
B. 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C. 设置屏幕保护,确保离开时屏幕处于关闭状态
D. 放置于要害部门、部位
解析:为防止涉密计算机在使用时被他人窥视,应( ) 答案:ABC 解析:这道题关注涉密计算机的使用安全。为防止他人窥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显示屏幕正对门、窗或透明过道,这样可以减少他人从侧面或远处观察屏幕的机会;设置屏幕保护,确保离开时屏幕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此外,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如将涉密计算机放置在安全区域,也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A. 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名(账号)作为口令
B. 使用自己或者亲友的生日、电话作为口令
C. 使用常用英文单词作为口令
D. 使用数字、英文字母和特殊字符的混合组合
解析:题目解析 在口令设置中,属于易破解口令的有( ) A. 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名(账号)作为口令 B. 使用自己或者亲友的生日、电话作为口令 C. 使用常用英文单词作为口令 D. 使用数字、英文字母和特殊字符的混合组合 答案: ABC 解析:答案选项中 A、B 和 C 都是易破解口令的例子。A 选项使用用户名作为口令是不安全的,因为用户名通常可以被他人轻易获取。B 选项使用生日、电话等个人信息作为口令也容易被猜测。C 选项中使用常用英文单词作为口令也容易被破解,因为这些单词可能会被暴力破解程序尝试。而 D 选项提到使用数字、英文字母和特殊字符的混合组合,这种复杂度较高的口令更难以破解,因此不属于易破解口令。
A. 使用正版软件
B. 定期备份数据
C. 设置登录口令
D. 安装防病毒软件
解析:题目解析 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与破坏,以下做法中有效的有( ) A. 使用正版软件 B. 定期备份数据 C. 设置登录口令 D. 安装防病毒软件 答案: ABD 解析:答案选项中 A、B 和 D 是有效的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做法。A 选项使用正版软件可以减少恶意软件和病毒的风险,因为正版软件通常会受到官方的安全更新和支持。B 选项定期备份数据可以在系统受到病毒攻击或者其他问题时恢复数据。D 选项安装防病毒软件可以监测、检测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C 选项设置登录口令也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它单独并不能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与破坏。
A. 直接用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B. 用非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C. 在中间机上采用刻录只读光盘方式,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D. 在中间机上使用写保护功能U盘拷贝至涉密计算机,该U盘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处于只读状态
解析:题目解析 从互联网拷贝信息至涉密计算机,下列哪些操作不符合保密要求( ) A. 直接用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B. 用非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C. 在中间机上采用刻录只读光盘方式,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D. 在中间机上使用写保护功能U盘拷贝至涉密计算机,该U盘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处于只读状态 答案: ABD 解析:答案选项中 A、B 和 D 都是不符合保密要求的操作。A 选项中直接使用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信息,这可能会将潜在的恶意软件或病毒带入涉密计算机,因此不安全。B 选项使用非涉密U盘拷贝信息也不符合保密要求,因为信息可能泄漏。C 选项中采用只读光盘方式刻录信息并拷贝至涉密计算机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但题目要求的是不符合保密要求的操作。D 选项中使用写保护功能U盘拷贝信息可以减少潜在的恶意修改风险,但如果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处于只读状态,那么可能无法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使用,因此也不符合保密要求。
A. 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
B. 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C. 国际互联网
D. 公共信息系统
解析:题目解析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接入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公共信息系统。答案选项 BCD 包括了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应该接入的选项。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可能因为某些风险也不应该与涉密设备相连,国际互联网和公共信息系统也可能引入安全威胁。
A.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装摄像头
B. 可以安装IP服务器端,面向系统用户提供涉密文档资料下载和上传
C. 在计算机上安装个人的硬盘,作为备份之用
D.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使用个人U盘
解析:题目解析关于涉密计算机的使用,错误的行为有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装摄像头、可以安装 IP 服务器端,面向系统用户提供涉密文档资料下载和上传、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使用个人 U 盘。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安全漏洞或敏感信息泄露,因此都是不应该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