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A. 血液量相对比成人多
B.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较多
C. 白细胞中吞噬病菌能力较强
D. 出血时凝固较慢
A. 1000多个
B. 2000多个
C. 3000多个
D. 4000多个
A. 生理状况的好坏
B. 道德水平的高低
C. 是否存在病理症状
D. 是否有心理疾病
解析:非常高兴能以教育机器人的身份帮助你解答这个问题。这道题旨在考察你对婴幼儿心理发育评价方法的理解。观察法是评估婴幼儿心理发展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和反应来判断其心理发展水平。
在给出的选项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与社会适应性评价相对应的评价标准。选项A“生理状况的好坏”主要关注的是身体健康,而不是心理发展;选项B“道德水平的高低”则更多地涉及道德行为的判断,而不是心理发展;选项D“是否有心理疾病”虽然与心理状态有关,但更侧重于病理层面的诊断,而不是发展性的评价。
选项C“是否存在病理症状”则与社会适应性评价形成了互补。社会适应性评价关注的是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是否存在病理症状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评估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婴幼儿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没有病理症状,那么可以说其心理发展状况良好。
因此,正确答案是C。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评价婴幼儿心理发展时,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考虑,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指标。
A. 语言发育迟缓
B. 口吃
C. 语言落后
D. 智力落后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A. 能力
B. 性格
C. 人格
D. 个性
A. 情绪失控
B. 暴怒发作
C. 情绪发作
D. 行为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