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越弱
B、越强
C、不变
D、无关
答案:B
解析:调节器的微分时间Td越大,则微分作用( ) A.越弱 B.越强 C.不变 D.无关 答案:B 解析:在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微分作用是根据当前误差的变化率来调整控制量,以抑制系统的震荡和快速稳定。微分时间Td表示微分作用的响应速度,Td越大,系统对误差变化率的敏感性就越高,调节器对系统的微分作用就越强。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越强。
A、越弱
B、越强
C、不变
D、无关
答案:B
解析:调节器的微分时间Td越大,则微分作用( ) A.越弱 B.越强 C.不变 D.无关 答案:B 解析:在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微分作用是根据当前误差的变化率来调整控制量,以抑制系统的震荡和快速稳定。微分时间Td表示微分作用的响应速度,Td越大,系统对误差变化率的敏感性就越高,调节器对系统的微分作用就越强。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越强。
A. 越弱
B. 越强
C. 不变
D. 无关
解析:调节器的积分时间Ti越大,则积分作用( ) A.越弱 B.越强 C.不变 D.无关 答案:A 解析:在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积分作用是根据误差累积值来调整控制量,以消除系统稳态误差,使系统更精确地跟踪期望值。积分时间Ti表示积分作用的响应速度,Ti越大,系统对误差累积值的敏感性就越低,调节器的积分作用就越弱。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越弱。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无关
解析:调节器的比例度δ越大,其放大倍数Kc( B.越小 )。 解析:比例度δ是调节器的一项性能指标,它表示输入信号变化一定幅度时,输出的变化幅度。放大倍数Kc是调节器输出量与偏差量之间的比值。当比例度δ越大时,说明调节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输出的放大倍数Kc会越小,即输出的变化幅度相对于偏差量会变小。
A. 可调比
B. 流通量
C. 阀芯结构
D. 流通能力
解析: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称为调节阀的( A.可调比 )。 解析:调节阀的可调比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它表示调节阀在工作范围内能够实现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间的比值。可调比越大,说明调节阀在控制流量时具有更大的范围和调节能力。
A. 快开
B. 等百分比
C. 线性
D. 抛物线
解析:调节阀经常在小开度下工作时,宜选用( B.等百分比 )特性。 解析:调节阀的特性曲线描述了调节阀的开度与流量或压差之间的关系。在经常在小开度下工作的情况下,宜选择等百分比特性。等百分比特性意味着调节阀的开度每增加相同的百分比,流量或压差也相应增加相同的百分比,这样在小开度时更容易实现精细的流量或压差控制。
A. 铸铁
B. 铸钢
C. 不锈钢
D. 合金
解析:调节阀阀体、阀盖最常用的材料是( ) A.铸铁 B.铸钢 C.不锈钢 D.合金 答案:B 题目解析:调节阀通常用于控制流体介质的流量,其工作环境对阀体和阀盖的材料有一定要求,需要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在选项中,铸铁虽然有一定的强度,但耐腐蚀性较差,不适合作为调节阀的材料。不锈钢和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通常用于特殊场合。而铸钢既具有足够的强度,也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同时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是调节阀阀体、阀盖最常用的材料。因此,选项B“铸钢”是正确的答案。
A. 流量与被调参数
B. 相对流量与相对位移
C. 开度与被调参数
D. 流量与开度
解析: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阀门的( )间的关系 A.流量与被调参数 B.相对流量与相对位移 C.开度与被调参数 D.流量与开度 答案:B 题目解析: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阀门开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选项A“流量与被调参数”虽然涉及到流量和被调参数,但并没有明确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选项C“开度与被调参数”只是涉及到开度和被调参数,与流量无关。选项D“流量与开度”明确描述了流量与阀门开度之间的关系,表明流量随着开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选项B“相对流量与相对位移”是正确的答案。
A. m3/s
B. m3/S
C. m3·S-1
D. m3-S
解析:体积流量单位符号是 ( ) A.m3/s B.m3/S C.m3·S-1 D.m3-S 答案:A 题目解析:体积流量是描述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的体积量,其标准国际单位是立方米每秒(m3/s)。在选项中,选项A“m3/s”是立方米每秒的正确表示方式,符合体积流量的单位标识。选项B“m3/S”中的“S”应该是小写形式,但由于单位符号通常是大写的,所以选项B不符合单位表示规范。选项C“m3·S-1”和选项D“m3-S”中的符号使用也都不符合国际单位的表示规范。因此,选项A“m3/s”是正确的表示体积流量的单位符号。
A. 20.4
B. 20.72
C. 20.52
D. 21.1
解析:题目解析 体积流量是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横截面的体积。要计算体积流量,需要知道质量流量和水的密度。首先,将质量流量转换为体积流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体积流量 = 质量流量 / 密度 给定条件: 质量流量 = 20 t/h 水的密度(在90℃时)= 965.3 kg/m³ 首先,将质量流量转换为 kg/s(秒): 20 t/h = 20,000 kg/h (1 t = 1000 kg) 20,000 kg/h = 20,000/3600 kg/s (1 h = 3600 s) ≈ 5.56 kg/s 现在,计算体积流量: 体积流量 = 5.56 kg/s / 965.3 kg/m³ ≈ 0.00576 m³/s 最后,将体积流量转换为 m³/h(小时): 0.00576 m³/s ≈ 0.00576 x 3600 m³/h ≈ 20.736 m³/h 所以,最接近的答案是选项 B:20.72 m³/h。
A. WNG
B. WNY
C. WSS
D. WTZ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是关于双金属温度计的型号的选择。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正确的答案是 C.WSS。
A. WNG
B. WNY
C. WSS
D. WTZ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与第二题是相同的,关于双金属温度计的型号选择。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正确的答案仍然是 C.WSS。 解析完毕,答案如上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