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需要结合路由引入使用,作用为只将部分引入的外部路由发布给邻居
B、 该命令会过滤对外发布的链路状态信息
C、 如果不配置该命令,设备缺省会将外部路由协议引入到IS-IS的路由全部对外发布
D、 会限制设备自身产生的路由条目对外发布
答案:D
解析:解析:filter-policy export命令用来按照过滤策略,设置对引入的路由在向外发布时进行过滤。对接口下通过 isis enable 命令产生的路由,是不起作用的。
A、 需要结合路由引入使用,作用为只将部分引入的外部路由发布给邻居
B、 该命令会过滤对外发布的链路状态信息
C、 如果不配置该命令,设备缺省会将外部路由协议引入到IS-IS的路由全部对外发布
D、 会限制设备自身产生的路由条目对外发布
答案:D
解析:解析:filter-policy export命令用来按照过滤策略,设置对引入的路由在向外发布时进行过滤。对接口下通过 isis enable 命令产生的路由,是不起作用的。
A. 使用DUAL算法建立最短路径树
B. 支持VLSM
C. 定期更新
D. 支持邻居认证
解析:解析:使用SPF算法建立最短路径树。
A. 该邻接关系使用的Hello包发送间隔是5秒
B. 该图中没有DR和BDR的原因可能是对端路由器的dr-priority设置为0
C. 该路由器使用的网络类型一定不是broadcast
D. 如果该路由器的邻居失效时间采用了缺省配置,并在图中显示的6秒内没有收到对方发来的Hello包,则该状态会变成down
解析:解析:该邻居关系已经是Full了,并且没有选举DR和BDR,所以可以判定这个端口的网络类型一定不是 Broadcast。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只有多路访问网络才选举DR/BDR ,或者可以说是多地址网络才选举DR/BDR,所以题目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A. 第一阶段计算Stub网段,第二阶段计算路由器节点和Transit网段
B. 第一阶段计算路由节点和Transit网段,第二阶段计算Stub网段
C. 第一阶段计算Stub网段,第二阶段计算路由节点
D. 第一阶段计算路由节点,第二阶段计算Stub网段
解析:解析:OSPF计算最短路径树时先计算路由节点和transit网段,因为Stub网段是OSPF的末端区域,所以第二阶段再计算Stub网段。所以正确答案为“第一阶段计算路由节点和Transit网段,第二阶段计算Stub网段”。
A. 2-way状态
B. Exchange状态
C. Full状态
D. Init状态
解析:解析:在2-way状态下进行DR/BDR的选举,新加入的路由会用4倍Hello时间侦听网段中是否存在DR,如果不存在DR,会进行DR选举。
A. 修改R1的G0/0/0接口cost值为0
B. 修改R1的G0/0/1接口cost值为30
C. 修改R3的G0/0/1接口cost值为22
D. 修改R2的G0/0/2接口cost值为20
E. 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F. 修改R3的G0/0/0接口cost值为1
解析:解析:
A. s4/0/0接口发送IIH的周期为30s
B. s4/0/0接口的circuit-level为Level-1
C. s4/0/0接口的Cost值为20
D. s4/0/0接口支持IPv6
解析:解析:S4/0/0接口的发送IIH的周期是10s,cost值为10,接口不支持IPv6,因为IPv6接口状态是down。所以正确答案选择“s4/0/0接口的circuit-level为Level-1”。
解析:解析:在L2的数据库中,查看LSP-ID的中的“伪节点”标识符字段,如果不是0的话,说明就是DIS。例如0001.0100.1001.01-00中的“01”,说明这个设备 0001.0100.1001,就是DIS,即R1。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P2P情况下可以建成(full)邻接状态。
A. 本路由器Router ID为10.0.12.1
B. 本路由器为DR
C. 本路由器已建立邻接关系
D. 本路由器支持外部路由引入
解析:解析:一类LSA的在transnet网络中link id值为DR的route id,但Link id的地址不是10.0.12.1,所以DR不是本路由器。所以选项“本路由器为DR”的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