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因为IBGP邻居之间传递路由的时候,为了防止环路的发生,我们引入了一个IBGP水平分割机制。但是有了该机制以后,导致IBGP邻居之间的路由传递出现了问题。所以才有了各种解决办法,比如IBGP全互联、BGP联盟技术、BGP反射器。一旦我们使用了BGP联盟或者反射器的话就可以不使用BGP全互联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因为IBGP邻居之间传递路由的时候,为了防止环路的发生,我们引入了一个IBGP水平分割机制。但是有了该机制以后,导致IBGP邻居之间的路由传递出现了问题。所以才有了各种解决办法,比如IBGP全互联、BGP联盟技术、BGP反射器。一旦我们使用了BGP联盟或者反射器的话就可以不使用BGP全互联了。
A. BGP邻居关系建立在UDP会话基础之上,采用的端口号是179
B. ISIS运行在IP协议基础之上,采用的协议号89
C. RIP运行在UDP会话基础之上,采用的端口号是520
D. OSPF运行在IP协议基础之上,采用的协议号是88
解析:解析:应用层:RIP(UDP,端口号520),BGP(TCP,端口号179)。OSPF协议号89,运行在网络层之上,和传输层在同一层。ISIS协议工作在链路层之上,独立的网络层协议。所以只有选项“RIP运行在UDP会话基础之上,采用的端口号是520”是正确的。
A. [Huawei-ospf-1]area 0 enable
B. [Huawei-ospf-1]area 0
C. [Huawei]ospf area0
D. [Huawei-ospf-1]area 0.0.0.0
解析:解析:当我们在OSPF进程下输入area,后面打问号,就可以看到,区域的表示形式是点分32位十进制的,所以选项“[Huawei-ospf-1]area 0”、“[Huawei-ospf-1]area 0.0.0.0”都可以配置区域0。
A. 堆叠系统互为代理进行MAD检测时,两个堆叠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Domain ID
B. MAD检测的方式分为直连检测、代理检测
C. MAD代理检测要求所有堆叠成员都与代理设备相连,并且相连的链路加入到一个Eth-Trunk内
D. MAD直连检测可以通过中间设备,也可以采用full-mesh的方式
解析:解析:设备支持两套堆叠系统互为代理进行多主检测,此时必须通过配置保证两套堆叠系统的堆叠域的域编号(Domain ID)不同。所以选项“堆叠系统互为代理进行MAD检测时,两个堆叠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Domain ID”的说法是错误的。
A. VRRPv2发送通告报文的时间间隔是以秒为单位
B. VRRPv2适用于IPv4和IPv6两种网络
C. VRRPv3不支持认证功能
D. VRRPv2支持认证功能
解析:解析:VRRPv2仅仅支持IPv4,不支持IPv6。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Commnunity 相当于BGP路由条目的标记。
A. 前缀列表
B. 源MAC地址
C. DSCP值
D. Inbound-interface
解析:解析:前缀列表ip-prefix匹配的不是数据包,而是路由。
A. 抑制生成的聚合路由下发IP路由表
B. 抑制被聚合的明细路由下发IP路由表
C. 仅通告聚合路由给其他BGP邻居
D. 通告聚合路由和明细路由给其他BGP邻居
解析:解析:默认情况下,在BGP协议中进行路由汇总之后,会同时发送汇总和明细路由,如果想紧发送汇总路由,不发送明细路由,可以使用该参数。所以正确答案是“仅通告聚合路由给其他BGP邻居”。
A. 用户A直接进行重认证,成功则继续正常在线
B. 用户A不进行重认证,继续正常在线
C. 用户A不进行重认证,直接被下线
D. 设备将保留的用户认证参数发送给服务器进行重认证,若成功,用户A继续正常在线
解析:解析:若管理员在认证服务器上修改了某一用户的访问权限、授权属性等参数,此时如果用户已经在线,则需要及时对该用户进行重认证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配置对在线802.1X用户进行重认证功能后,设备会把保存的在线用户的认证参数(用户上线后,设备上会保存该用户的认证信息)发送到认证服务器进行重认证,若认证服务器上用户的认证信息没有变化,则用户正常在线;若用户的认证信息已更改,则用户将会被下线,此后用户需要重新进行认证。
A. 250毫秒
B. 1400毫秒
C. 350毫秒
D. 1000毫秒
解析:解析:本地的检测时间的计算公式是:本地BFD报文实际检测时间=本地实际接收时间间隔×对端配置的BFD检测倍数multiplier-value;而本地的“实际接收时间间隔”等于max{本地的接收间隔,对端的发送间隔},即取最大值。所以,本地的检测时间为:200*7 = 1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