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组播传输方式中,报文的目的地址可以明确接收者的位置
B、 RPF检查失败表明组播数据报文从次优接口接收,但是该入接口依然会接收组播流量并向下游转发
C、 组播报文的源地址是单播地址
D、 IGMP Snooping 功能不可以控制组播流量在以太网泛洪的范围
答案:C
解析:解析:在组播流量中,源IP地址都是单播地址,目标IP地址都是组播地址;RPF检测失败的接口,是不允许接收组播流量的,更不会继续向后转发。IGMP snooping 协议是用来在2层交换机上解决组播流量广播的问题的。
A、 在组播传输方式中,报文的目的地址可以明确接收者的位置
B、 RPF检查失败表明组播数据报文从次优接口接收,但是该入接口依然会接收组播流量并向下游转发
C、 组播报文的源地址是单播地址
D、 IGMP Snooping 功能不可以控制组播流量在以太网泛洪的范围
答案:C
解析:解析:在组播流量中,源IP地址都是单播地址,目标IP地址都是组播地址;RPF检测失败的接口,是不允许接收组播流量的,更不会继续向后转发。IGMP snooping 协议是用来在2层交换机上解决组播流量广播的问题的。
A. IGMP Report报文合法性问题
B. 网段上有大量接收者主机,路由器会收到大量的IGMP Report报文的问题
C. 解决组播数据报文在2层设备上广播问题,用于管理和控制组播数据报文的转发
D. 接收者主机进支持IGMPv2协议,但网络中使用的是SSM组播模型
解析:解析:默认情况下,组播流量到了交换机以后会被广播。因为交换机上没有组播MAC地址对应的MAC地址表;所以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交换机上运行了IGMP Snooping ,让交换机形成一个组播MAC地址转发表;从而解决交换机上的 组播流量被广播的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在PIM-SM协议中,最后一跳路由器和RP之间的设备上形成的组播路由表都是(*,G),即共享树导致的。这些条目都是可以转发组播数据的。
A. CloudFabric智能运维使用SNMP协议实现自动化运维
B. CloudFabric智能运维是以业务为中心
C. CloudFabric智能运维可主动运维,自动化排障
D. CloudFabric智能运维通过Telemetry可实现秒级数据采集
解析:解析:CloudFabric是华为推出的数据中心网络SDN解决方案,而不是小规模的SNMP协议运维。所以选项“CloudFabric智能运维使用SNMP协议实现自动化运维”的描述是错误的。
A. SPT路径最短,转发性能更优
B. 若所有组播流量都经过RP路由器,则RP路由器可能成为数据转发的瓶颈
C. SPT切换完成后,组播流量依然经过RPT树
D. RPT树可能不是组播流量转发的最优路径
解析:解析:在PIM-SM协议中,进行SPT切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流量不要经过RP,这样的话可以缩短数据转发路径,同时还可以降低对RP的负载的压力。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只有在SSM(特定源组播)中,才可以针对组播的源进行控制。在ASM(任意源组播)中是不可以的。
A. 130秒
B. 180秒
C. 160秒
D. 90秒
解析:解析:根据算式可知:60*2+10=130s,所以选择“130秒” 。
A. 00-00-5e-00-01-00
B. 00-00-5e-00-01-01
C. 01-00-5e-00-01-01
D. 01-00-5e-00-01-00
解析:解析:组播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是根据组播IP地址自动形成的。在组播MAC地址中,前面的25bit都是固定不变的。前面的24bit是 01-00-5e,第25bit 是0 。后面的23bit,完全来自于组播IP地址后面的23bit。
解析:解析:正确顺序为:接入-绑定-分配-划分。
A. FAT AP
B. 敏捷分布式AP
C. Leader AP
D. AC+FIT AP
解析:解析:华为敏捷分布式AP方案借鉴普通分布式AP的思路和面板式AP优点,颠覆式架构将传统AP一分为二,使得射频和转发分离,用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解决密集型小房间网络覆盖及性能问题,让部署难度、信号覆盖、接入性能均可兼得。有了密集型小房间无线覆盖神器,用户再也不用为无线信号不好而抓狂了。
A. NetEngine
B. CloudEngine
C. AirEngine
D. HisecEngine
解析:解析:CloudEngine系列主打数据中心;AirEngine系列主打无线网络;HisecEngine主要说的是安全服务和产品;NetEngine应用于企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