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支持CSS2构架的框式交换机采用转控分离的架构,单框内接口板之间流量、跨框流量无需经过主控板,集群系统内单台框无能够正常工作的主控板不影响该框的流量转发。所以题目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支持CSS2构架的框式交换机采用转控分离的架构,单框内接口板之间流量、跨框流量无需经过主控板,集群系统内单台框无能够正常工作的主控板不影响该框的流量转发。所以题目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A. FE80::1/64 FE80::2/64
B. FDOO:1ACO:872E::1/6 FDOO:2BE1:2320::1/6
C. 2001:FDC::1/64 2001:FDC:1::2/64
D. 2001:FDC::1/64 2001:FDC::2/64
解析:解析:FE80开头的表示的是链路本地地址,只能在一个网段内起作用,不允许通过IPv6 internet 进行传输;FD开头的表示的是IPv6的私有IPv6地址,所以不允许经过IPv6 internet 互通以 2001 开头的,都是IPv6公网地址,但是 2001:FDC::1/64 和 2001:FDC::2/64 是属于相同网段,所以不对。而2001:FDC::1/64 和 2001:FDC:1::2/64 是属于不同的网段的公网IPv6地址,所以可以通过IPv6 internet 互通。
A. 成员离开
B. 指定源查询
C. 查询器选举
D. 特定组查询
解析:解析:只有在IGMPv3中,才会支持“指定源查询”功能。所以这个答案符合题目的描述。
A. RP地址是2.2.2.2
B. RP的优先级是0
C. 组地址是225.0.0.0
D. display pim rp-info命令用来查看组播组对应的RP信息
解析:解析:该RP所负责服务的组是 224.0.0.0/4 ,该地址表示的所有的“组播”地址。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在IGMPv1协议中,是没有查询机制的。完全是依靠PIM协议选举出来的DR来充当IGMPv1的查询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动态RP和静态RP都可以指定RP服务的组播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在VRRP热备份状态下,备份的AC会时刻监控着主AC的状态,一旦主AC下线,备份的AC才会正式的接管原来主AC的所有工作。
A. IGMP Snooping功能可以帮助二层组播设备侦听和分析组播用户与上游路由器之间的IGMP报文
B. IGMP Snooping可以实现组播数据在数据链路层的转发和控制
C. 由于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组地址,所以二层设备的MAC地址表中不包含这类地址的映射关系
D. 缺省情况下,交换机会以组播的方式转发目的MAC地址为组播的数据帧
解析:解析:缺省情况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包含的都是单播MAC地址的对应条目信息。收到了组播数据包以后,都会以广播的方式进行发送数据帧,而不是以组播的方式进行转发。
A. 随机接入任何一个AC
B. AC1
C. 不会接入任何一个AC
D. AC2
解析:解析:AC1的优先级为1,优先选择priority小的,所以本题选择“AC1”。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PIM称为协议无关组播。协议无关指的是与单播路由协议无关,即PIM不需要维护专门的单播路由信息。作为组播路由解决方案,它直接利用单播路由表的路由信息,对组播报文执行RPF检查,检查通过后创建组播路由表项,从而转发组播报文。 目前常用版本是PIMv2,PIM报文直接封装在IP报文中,协议号为103,PIMv2组播地址为224.0.0.13。所以题目中的描述是正确的。
A. 转换技术的原理是将IPv6的头部改写成IPv4的头部,或者将IPv4的头部改写成IPv6的头部
B. 使用隧道技术,能够将IPv4封装在IPv6隧道中实现互通,但是隧道的端点需要支持双栈技术
C. 转换技术适用于纯IPv4网络与纯IPv6网络之间的通信,方便网络管理和审计
D. IPv4/IPv6双栈技术对设备有硬件要求,需要两张网卡分别运行IPv4/IPv6
解析:解析:IPv6过渡技术,主要就是运用在同时存在IPv6和IPv4的业务环境中。实现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