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是美国动画片的艺术先驱,--生共获29项奥斯卡金像奖。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动画造型与音乐结合完满,他摄制的作品中,为世界第一部长动画的是()。
A. 《威利号汽船》
B. 《木偶奇遇记》
C. 《三只小猪》
D. 《白雪公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Word中,选定文字后,连续单击2次”I”按钮,结果是()。
A. 文字呈现删除状态
B. 文字呈现加粗格式
C. 文字保持原有格式
D. 产生格式错误报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PowerPoint的浏览视图下,在多张幻灯片中选定一-张并拖动,可实现的操作是()。
A. 复制幻灯片
B. 选定幻灯片
C. 删除幻灯片
D. 移动幻灯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与”学术著作一探险小说”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 ”电商”和”微商'
B. ”商人”和”晋商”
C. ”浙商”和”闽商”
D. ”直销”和”销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晨练时,李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球、轮胎、跳绳、滑板车等器械练习,又提供了很多辅助材料,孩子们以自己搬物过桥(平衡木)回河对面新家。几分钟后,鹏鹏在平衡木上慢跑,轩轩看到了叫道:“看我的”,说完在矮平衡木跳跃动作,差点摔下来,引起周围小朋友喝彩。李老师见状说:“小心点,快下来。”他只好下来,鹏鹏和轩轩把高平衡木放在矮平衡木上,摇晃来摇晃去,李老师看到后把他们抱下来,并说:“这样容易摔跤的。晶晶在最右边平衡木上,把小枕头放头顶,小心翼翼走过平衡木,喊着:”老师,看我。”老师赶紧过去陪她一起走。操场边有五个孩子不停东张西望,每次轮到时又排到队后面,但老师没发现。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开学初中(2)班来一位叫瑞瑞的插班生,班主任刘老师通过一个月发现,他不愿与小朋友交往,经常咬人、打人,还发现语言交流和表达方面低于同龄水平。刘老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到,长期和奶奶生活一直,爸妈不在身边。接下来一段时间,刘老师对瑞瑞仔细观察并多次家访,还去医院专业人士咨询回来后与父母沟通,并建议去专业机构评测,同时各活动中引导交朋友,做游戏。通过评测,发现存在发展迟缓问题,专业人士拟定矫治方案。在老师家长配合下,方案得以实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木星上的知识之光之前我们曾提到,小孩子的感知机制和物理学家抽象的思维飞跃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面.就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1610年,伽利略把他刚刚制作出来的第一-架望远镜对准了满天繁星。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行星和恒星的区别还远不像现在这么清晰。有些星星尽管看上去是以别的星星为背景来运动的,但这种运动的原因尚未明了。伽利略选择以木星为观察对象并不代表他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就是因为木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之一,所以最吸引人。伽利略的第一个惊人发现就是木星并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个小圆圈。这意味着这个”光点”很可能是一一个有固定大小的实体。伽利略-定见过一个人提着灯笼慢慢走近他的场景。在远处,这个灯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没有大小的点,但是慢慢地,这个点慢慢变大,就成了具有某一直径的圆。正是通过与他所熟悉的现象的类比,伽利略才能够把木星当时的这个光点想象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和他身边的东西并没有本质区别。他的第二个惊人发现就是在木星这个白色圆圈的背景里,有几个微小的黑点。那么第三个发现来了,这些小黑点都沿着直线穿过这个圆圈,有些需要几小时,有些则需要好几天。更有意思的是,每当这些小黑点到达白色圆圈的边缘时,它们就会变成白色,与圆圈外的黑色背景形成对比。之后,小黑点会继续沿着直线运动,但是会慢下来,然后停下来,再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当它回到白色圆圈的边缘时,就会完全消失,-段时间后才在白色圆圈的另-端出现。这里,我们并不打算讨论伽利略划时代科学发现中的细节,而是想看看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是如何解释他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的现象的。伽利略认为木星是-个球形的物体,并且有不少较小的物体绕着木星做严格的周期运动。周期从2天到15天不等,这取决于他正在研究哪一个小黑点。伽利略还知道地球也是圆的,并且月球围绕地球做规则的周期运动,周期约为30天。所有这些信息放在一起,让伽利略灵光-现:他”看”到了天空中的第二个地球,并且由好几个月亮环绕着。我们给”看”加上引号,是为了提醒读者:伽利略”感知”这个天文现象的关键时刻,是他对该现象产生了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他的视觉发生了改变,因为达到他的视网膜的光线没有发生丝毫变化。在地球的卫星月亮和木星的小白点(或者说是小黑点,这取决于这个点到底在木星的哪个位置)之间建立起类比关系是伽利略的天才之见一位智者的”远见”。就算其他人也有一台望远镜,就算他们花几个星期盯着星星看,同样只关注木星,也并不意味着他们都能看到伽利略看到的类比。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那个年代,”月亮”这个词仅仅被用来特指一个物体。没有任何一个活着的人敢想象两个或者更多的”月亮”。如果有人胆敢这么想,那简直就是自取灭亡:只要想想1600年的布鲁诺,仅仅是因为提出宇宙中还有许多和我们所在的世界相同的世界,就在罗马被活活烧死。更重要的是,伽利略通过类比大胆地想象出好几个月亮来,虽然这个类比对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讲都显得十分可笑,毕竟,这个类比是把我们的世界(对当时的大部分人来说,”世界”和”地球”是同义词)和-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光点连结起来了。这个类比虽然看上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还是让人们接受了宇宙中存在多个”地球”的可能性,因为木星就可以被比作另一个地球。接下来人们又接受了宇宙中可能有许多个月球,并称其为星。”卫星”这个概念就这样产生了。从此,任何一个天体,甚至卫星,都可以有多个围绕它转动的卫星。伽利略将自己所熟悉的地球上的场景,也就是一个或几个物体围绕-个中心物体旋转的现象通过类比复制到太空。他设想在天空中有许多小的物体绕着一个大的物体转,这是前人都没有想到过的。他的天才之处在于将整个希望寄于哥白尼十分大胆的日心说,并且认为我们头顶的天空绝不是一幅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漂亮的二维壁画,而是一一个真实存在的空间。这个空间完全不受人类左右,它虽然和地球上的空间十分相似,但比地球空间要广袤得多,因此能够承载那些大小未知的天体,成为它们运动的场所。其实,伽利略对木星及其卫星的大小一无所知。当然了,他可以猜测木星大概和地球差不多大,但这只能是一种猜测,因为他能看到的仅仅就是小光点罢了。对他来说木星可能只有他观星的小镇帕多瓦那么大,也可能比地球还要大100倍。伽利略所作出或者感知到的类比是建立在巨大而又实在的地球和月球与小到微不足道的木星及其卫星之间的尽管木星及其卫星也可能被想象成巨大而又实在的物体。伽利略的深刻洞见和小孩子将非常小的玩具卡车看作卡车这一范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因为卡车这个范畴中的其他成员也像地球-样大到让小孩子难以观察。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一个很小的物体被想象成一个很大的物体,同时,观察者都是通过熟悉的事物去了解不熟悉的事物。那么我们在伽利略的发现和小孩子所作的归类之间作类比能否算作从一个类比到另一个类比的认知飞跃呢?小孩子将地板上不能发声、没有气味的塑料玩具卡车与在高速公路上跑着的、声振屋瓦排放尾气的大卡车联系起来时所做的小型认知飞跃,是否与伽利略将脚下的地球、头顶的明月与遥远的木星及其卫星联系起来时所做的复杂认知飞跃大同小异呢?小孩子正确叫出一一个物体的标准名字,与大科学家创造出新的概念并改变人类的命运,二者是否同出一辙?在此我们暂不深究以上问题,但我们已经播下了这些问题的种子。接下来需要更细致地研究那些最常见的范畴的细微之处,才能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1.划线句子中”看”的意思是什么?2.伽利略的发现玩具与卡车的归类有何异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1fc0-3050-c0f9-29e3bb5dbe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回校后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开发了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李老师的教育观是()。
A.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B.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
C. 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
D.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解析:解析:带领学生、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体现了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属于教师观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2125-c74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课铃响了,按照教学设计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实施,钱老师就延长了5分钟,钱老师的做法()。
A. 恰当,保证了学习的基本容量
B. 不恰当,忽视学生的学习风格
C. 恰当,遵守了教学的基本规范
D. 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析:解析: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cc6-2125-c74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