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6、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46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它们分别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c048-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86e-edb8-c0f9-29e3bb5dbe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中国哲学家王夫之认为:“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这种观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86e-edb8-c0f9-29e3bb5dbe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9d57-4380-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时间空间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6a5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8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c430-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指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②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只有影响作用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④生产关系任何变革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⑤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6909-340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其涵义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86e-f1a0-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6909-1c9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79f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6、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A

分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关题目
246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它们分别是( )

A.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B.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C.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D.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c048-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  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D.  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86e-edb8-c0f9-29e3bb5dbe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中国哲学家王夫之认为:“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行可兼知,行高于知”,这种观点是( )

A.  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B.  形而上学的知行观

C.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D.  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86e-edb8-c0f9-29e3bb5dbe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他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9d57-4380-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时间空间是( )

A.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   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   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   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6a5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8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A.   “一分为二”

B.   “和二为一”

C.   “万物莫不有对”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c430-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指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②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只有影响作用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④生产关系任何变革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⑤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④

D.  ①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6909-340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其涵义是( )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86e-f1a0-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者而言的

C.  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6909-1c9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

B.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79f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