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57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

C、  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辩证的同一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85b0-c0f9-29e3bb5dbe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认识的客体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9b8-0ba0-c0f9-29e3bb5dbe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52e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4348-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下列观点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②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③社会意识纯粹是人脑的创造物和想象物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⑤有些社会意识不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据(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6909-3020-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运动是物质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6a58-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了以下哪些道理?①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②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③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d58-294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3 下列各项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b0a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2f-6f2e-f418-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2 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d7b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7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

C、  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D

分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关题目
1.辩证的同一是( )

A.   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B.   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C.   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D.   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的同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85b0-c0f9-29e3bb5dbe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认识的客体是( )

A.  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  外部自然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9b8-0ba0-c0f9-29e3bb5dbe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   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52e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A.   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B.   认为世界是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C.   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D.   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4348-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下列观点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②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③社会意识纯粹是人脑的创造物和想象物④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⑤有些社会意识不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据( )

A.  ①②④

B.  ①⑤

C.  ②④

D.  ③④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6909-3020-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运动是物质的( )

A.   根本属性

B.   唯一特性

C.   外部现象

D.   内部本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6a58-c0f9-29e3bb5dbe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了以下哪些道理?①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②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③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答案。( )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0-5d58-294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3 下列各项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是( )

A.   生产—消费—再生产

B.   冰—水—汽

C.   团结—批评—团结

D.   上课—下课—上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b0a8-c0f9-29e3bb5dbe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2f-6f2e-f418-c0f9-29e3bb5dbe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2 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e3a-4a2e-d7b8-c0f9-29e3bb5db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