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00
B、3500
C、1700
D、2000
答案:D
解析:解析:材料费用分配率=400×15.50/(80×2.5+120×3.5)=1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2.5×10=2000(元),所以,选项D正确。
A、2300
B、3500
C、1700
D、2000
答案:D
解析:解析:材料费用分配率=400×15.50/(80×2.5+120×3.5)=10,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2.5×10=2000(元),所以,选项D正确。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C.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D. 约当产量法
解析:解析: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时,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的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
A.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B.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C.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D.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
解析:解析:选项D中的式子是按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等式。
A. 约当产量法
B.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
C. 定额比例法
D.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解析:解析: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但制定了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生产费用可以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用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比例分配。则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适用的方法是定额比例法。
A. 领料凭证
B. 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
C. 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
D. 产成品交库凭证
解析: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A. 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B. 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C.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D. 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
解析: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
A. 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B. 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不同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
C. 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多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
D. 分离后各种产品统一设置明细账
解析:解析: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分离后各种产品分别设置明细账,归集其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成本,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A. 60
B. 40
C. 50
D. 30
解析:解析:乙产品成本=100-100/500×300=40(万元)
A. 60
B. 1.2
C. 0.024
D. 50
解析:解析: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2400/[(528+512)×50]=1.2
A. 品种法
B. 分步法
C. 分批法
D. 定额法
解析:解析:品种法特别适用于大量大批且为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多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情况下,所以,选项A正确。
A. 品种法
B. 分步法
C. 分批法
D. 品种法与分步法相结合
解析:解析: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