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5ms
B、 0.5s
C、 2ms
D、 2s
答案:C
解析: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τ表示电路的响应速度,计算公式为τ=L/R,代入R=10Ω,L=20mH,得到τ=20mH/10Ω=2ms。所以答案为C. 2ms。
A、 0.5ms
B、 0.5s
C、 2ms
D、 2s
答案:C
解析: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τ表示电路的响应速度,计算公式为τ=L/R,代入R=10Ω,L=20mH,得到τ=20mH/10Ω=2ms。所以答案为C. 2ms。
A. 0.5ms
B. 0.5μs
C. 2ms
D. 200ms
解析: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τ = R * C = 1kΩ * 2μF = 2ms。所以答案为C。
A. f(0-)
B. f(∞+)
C. f(∞)
D. T
解析:过渡过程的三要素法是电工领域中用来描述电路过渡过程的方法,其中的三要素为f(0+)、f(∞)和τ。f(0+)表示过渡过程开始时的初始值,f(∞)表示过渡过程结束时的稳态值,τ表示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选项C中的f(∞)符合这个定义,因此是正确答案。
A. 时间常数
B. 稳态值
C. 暂态分量
D. 三要素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电路过渡过程中的三要素,即f(0+)、f(∞)和τ,它们分别代表了电路在初始时刻、趋于稳态时的数值以及过渡的时间常数。这些参数对于分析电路的暂态响应非常重要。
A. 高低压供电系统
B. 高压供电系统
C. 低压供电系统
D. 配电系统
解析:高低压供电系统通常由高压供电系统、高压配电所、高压配电线、变电所、低压配电线等组成。高压供电系统是指输送电力的系统,通常电压在110kV以上。而低压供电系统则是指将高压系统输送的电力通过变压器降压后供应给用户的系统,通常电压在1000V以下。因此,正确答案是B. 高压供电系统。
A. 100kW及以下
B. 250kW及以下
C. 500kW及以下
D. 500kW及以上
解析:对于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及以下的供电系统,通常采用低压供电,只需设置一个低压配电室。这是因为低压供电系统适用于小型用电设备,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对于容量在500kW及以上的供电系统,则需要考虑更高的电压等级和更复杂的配电设备。因此,对于250kW及以下的用电设备,低压供电是更常见的选择。
A. 高压供电
B. 高压供电及低压配电
C. 高压或低压供电
D. 低压供电
解析:对于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及以下的供电系统,通常采用低压供电。因为低压供电系统适用于小型用电设备,具有安全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高压供电系统适用于大型用电设备,容量较大的情况下才会采用。因此,对于250kW及以下的供电系统,通常选择低压供电。
A. 电压
B. 电流
C. 电压波形
D. 电压波动
解析:衡量供电系统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电压和频率的质量。在供电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和波形的纹理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如果电压波形不稳定或者出现波动,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者工作异常。因此,电压是衡量供电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A. 供电系统质量
B. 发电系统质量
C. 公共电网质量
D. 接地系统质量
解析:本题考察了衡量供电系统质量的指标,即电压和频率的质量。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和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能的稳定供应。因此,了解和掌握供电系统质量的指标对于电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多级
解析:电力负荷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负荷要求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不同的要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负荷的级别,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A. 电力系统
B. 供电系统
C. 电力负荷
D. 电力线路
解析:电力负荷按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级,这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电力负荷的分类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合理规划和运行,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