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检查并清除云母槽中的电刷碳屑或铜屑等
B、 擦拭换向器
C、 调整电刷压力
D、 研磨电刷
答案:A
解析:换向器片间短路是电机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是由于云母槽中的电刷碳屑或铜屑等导致的。因此,应该首先检查并清除云母槽中的电刷碳屑或铜屑等。这样可以避免短路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转。调整电刷压力和研磨电刷等操作也是维护电机的常见方法,但在处理换向器片间短路时,清除碳屑或铜屑是首要步骤。
A、 检查并清除云母槽中的电刷碳屑或铜屑等
B、 擦拭换向器
C、 调整电刷压力
D、 研磨电刷
答案:A
解析:换向器片间短路是电机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是由于云母槽中的电刷碳屑或铜屑等导致的。因此,应该首先检查并清除云母槽中的电刷碳屑或铜屑等。这样可以避免短路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转。调整电刷压力和研磨电刷等操作也是维护电机的常见方法,但在处理换向器片间短路时,清除碳屑或铜屑是首要步骤。
A. 100℃
B. 130℃
C. 140℃
D. 150℃
解析: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瞬时燃烧的最低温度。对于10#、15#新油或再生绝缘油来说,闪点不应低于140℃,这是为了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问题。
A. 共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
B. 差模信号是要设法抑制的信号
C.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都是有用的信号
D. 差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共模信号是要设法抑制的信号
解析:差动放大电路是用来放大差模信号而抑制共模信号的电路。差模信号是输入信号的主要部分,是需要放大的信号;而共模信号是输入信号中同时出现在两个输入端的信号,通常是干扰信号,需要被抑制。因此,对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来说,差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需要被放大;而共模信号是要设法抑制的信号。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A. 发射极电阻
B. 电源电压
C. 振荡电容
D. 单结晶体管的电流
解析:改变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振荡频率一般应采用改变振荡电容的方法。振荡电容的改变会影响振荡电路的频率,从而改变振荡频率。通过调节振荡电容的大小,可以实现对振荡频率的调节。
A. 90℃
B. 80℃
C. 70℃
D. 60℃
解析:滑动轴承在运行中,油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过高的油温会导致润滑不良,加速轴承的磨损,甚至引起故障。通常情况下,滑动轴承的油温不应该超过60℃,因此正确答案是D. 60℃。
A. 空气
B. 铁磁材料
C. 导线
D. 气体
解析:磁路中的导磁材料主要是铁磁材料,因为铁磁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磁性能,可以有效增强磁场。相比之下,空气、导线和气体的导磁性能较差,不适合作为磁路中的导磁材料。
A.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B. 不改变输入脉冲的形状
C. 正向电流大于反向电流
D. 同负载有关
解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通过,因此可以作为开关使用。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流可以流通;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电流无法通过。这种特性使得二极管可以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开关功能。
A. 特斯拉
B. 麦
C. 高斯
D. 亨
解析:磁通的单位可以用麦(M)来表示,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磁通量单位。磁通量是磁感应强度在某一面积上的总和,通常用于描述磁场的强度。
A. 1~3年
B. 1~2年
C. 1年
D. 不作比项试验
解析:对于20KV及以下互感器,一般不需要定期进行介损试验,因为这些互感器的绝缘水平相对较低,不容易出现介损问题。只有在互感器出现故障或者维修后才需要进行介损试验。因此,不作比项试验是正确的选择。
A. 氢气
B. 空气
C. 水
D. 油
解析:汽轮发电机在采用氢气作为冷却介质时,由于氢气具有极小的分子尺寸和高渗透性,对电机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以防止氢气泄漏。
A. 很小
B. 不变
C. 发生变化
D. 很大
解析:当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是因为磁通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场的产生,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选项C“发生变化”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