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压线圈必须接在电流线圈前面
B、 电压线圈必须接在电流线圈后边
C、 视具体情况而定
D、 无负载要求
答案:C
解析:在接线普通功率表时,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接线顺序取决于具体情况,没有固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电压线圈接在电流线圈之前或之后都可以,视实际情况而定。因此,答案为C. 视具体情况而定。
A、 电压线圈必须接在电流线圈前面
B、 电压线圈必须接在电流线圈后边
C、 视具体情况而定
D、 无负载要求
答案:C
解析:在接线普通功率表时,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接线顺序取决于具体情况,没有固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电压线圈接在电流线圈之前或之后都可以,视实际情况而定。因此,答案为C. 视具体情况而定。
A. 0.5
B. 1
C. 2
D. 2.5
解析:在进行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时,需要注入一定量的油来保证正常运行,注油量不得少于1Kg。这是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注油量的控制是维护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A. 90°
B. 180°
C. 270°
D. 150°
解析:可控硅锯齿波触发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度可以实现对可控硅的导通控制。在不加倒相级的情况下,移相范围为90°,即可控硅的导通角度范围为0°到90°。倒相级的作用是将移相范围扩大到180°。通过调整触发角度,可以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控制。因此,了解可控硅锯齿波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对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A. 检查各紧固螺丝是否松动,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杂音
B. 检查电动机有关部件的配合精度
C. 卧式电机的水平度,立式电机的垂直度应合格
D. 传动装置与电动机应有合格的轴向同心度和径向平行度检查安装基础应牢固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电动机安装时需要进行的检查内容,其中B选项是不需要作的。在安装电动机时,需要检查紧固螺丝是否松动,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杂音;检查水平度或垂直度是否合格;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的同心度和平行度是否合格等。而检查电动机有关部件的配合精度并不是安装时需要进行的检查内容。因此,B选项是不需要作的。
A. 自耦变压器降压异步起动
B. 电抗器降压异步起动
C. 全压异步起动
D. 调频同步起动
解析:当电网容量不够大,而又要求起动转矩较大时,同步电动机应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异步起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自耦变压器来降低起动电流,减小对电网的冲击,同时保证起动转矩较大。自耦变压器降压异步起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A. >β
B. <β
C. ≈β
D. =β
解析:在放大器中,直流放大系数是指输入信号为直流时,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而交流放大系数β是指输入信号为交流时,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一般情况下,直流放大系数与交流放大系数β的大小关系是≈β,即两者大致相等。这是因为在放大器中,直流放大系数和交流放大系数都受到器件特性和电路设计的影响,导致它们的数值接近。所以,答案为C. ≈β。
A. 导线对地
B. 缆芯间
C. 相邻导线间
D. 以上三者
解析:在变配电所新安装的二次接线回路中,应该测量导线对地、缆芯间以及相邻导线间的绝缘电阻。这是为了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绝缘不良导致的短路或漏电等问题。因此,测量以上三者的绝缘电阻是非常重要的。
A. 0.5
B. 0.8
C. 1.2
D. 1.5
解析:换向器直径和云母的下刻深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换向器直径在(50~150)mm范围内时,云母的下刻深度为0.8毫米。这是电工基础知识中的一道计算题,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A. 300
B. 3000
C. 10
D. 1000
解析:晶闸管是一种电子器件,KP300-10D型号的晶闸管的正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为1000伏。晶闸管是一种电子开关,主要用于控制大功率电路。在电子技术基础中,学习晶闸管的特性和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A. 反馈环节
B. 放大环节
C. 补偿环节
D. 稳定环节
解析:微分负反馈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结构,通过将输出信号的微分值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在系统中,微分负反馈通常属于稳定环节,用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减小系统的灵敏度。
A. 过流保护
B. 芯片过热保护
C. 调整管过载保护
D. 上述说法全对
解析:三端集成稳压器内部设有过流保护、芯片过热保护和调整管过载保护等电路,这些保护功能可以确保稳压器在工作时不受到损坏,同时也提高了稳压器的可靠性和使用方便性。过流保护可以防止电流过大导致元件损坏,芯片过热保护可以防止芯片温度过高而损坏,调整管过载保护可以防止调整管过载而失效。通过这些保护电路,稳压器可以更加稳定地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