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5S
B、 5~10S
C、 10~15S
D、 25~35S
答案:C
解析:二次重合装置在第一次重合不成功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进行第二次重合,这是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避免频繁操作导致故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这个时间间隔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不小于10~15秒。通过这个时间间隔,可以确保设备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正常状态,准备好进行第二次操作。
A、 3~5S
B、 5~10S
C、 10~15S
D、 25~35S
答案:C
解析:二次重合装置在第一次重合不成功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进行第二次重合,这是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避免频繁操作导致故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这个时间间隔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不小于10~15秒。通过这个时间间隔,可以确保设备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正常状态,准备好进行第二次操作。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解析:在接地导体相互连接时,扁钢与角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宽度的二倍,这是为了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如果搭接长度小于宽度的二倍,可能会导致连接处容易松动或断裂,影响接地效果。
A. 共模输入、差模输入
B. 差模输入
C. 差模输入、比较输入
D. 共模、差模、比较输入
解析: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差分信号。在有信号输入时,差动放大电路可以处理共模输入、差模输入以及比较输入,因此工作情形有共模、差模、比较输入类型。共模输入是指两个输入信号同时增大或减小,差模输入是指两个输入信号一个增大一个减小,比较输入是指两个输入信号一个为零一个非零。
A. 1
B. 2
C. 3
D. 4
解析:晶闸管开关电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相半波控制型,另一种是单相全波控制型。单相半波控制型晶闸管开关电路只能控制正半周的电压,而单相全波控制型晶闸管开关电路可以控制整个正弦波周期内的电压。这两种类型的晶闸管开关电路在电子技术基础中有详细的讲解。
A. 起放大作用
B. 起稳定作用
C. 起截止或饱和作用
D. 谐振作用
解析:在非门电路中,三极管的作用是起截止或饱和作用。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输出为低电平;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为高电平。这种特性使得三极管可以实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如非门、与门、或门等。举例来说,可以将三极管比喻成一个开关,当输入信号为开时,开关闭合,输出为低电平;当输入信号为关时,开关断开,输出为高电平。
A. 1
B. 1.2
C. 1.5
D. 2
解析:在做电力电缆中间头时,要求导体接触良好,其接触电阻应小于等于线路中同一长度导体电阻的1.2倍。这是为了确保电力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如果接触电阻过大,会导致电流传输不畅,产生热量,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A. 10
B. 50
C. 100
D. 200
解析:电压互感器副边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00伏,这是因为电压互感器主要用于测量高压系统中的电压,所以其副边额定电压相对较高。
A. 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B. 合理布置工作场地
C. 延长工人休息时间
D. 缩短设备修理时间
解析: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可以缩短机动时间,因为自动化设备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工作,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工厂的生产线全部是手工操作,那么生产效率会比较低,而如果引入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缩短机动时间。
A. 大功率
B. 控制精度要求高
C. 小功率,控制精度要求高
D. 小功率,控制精度要求不高
解析:阻容移相触发电路适用于小功率、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单相可控整流装置。这种电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度,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相比于其他触发电路,阻容移相触发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小功率、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A. 磁体周围存在磁力作用的区域
B. 单位面积的磁通量
C. 电磁感应效应
D. 自由空间的导磁系数
解析: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磁力作用的区域,是磁体所具有的性质。磁场可以通过磁力线的形式展示,磁力线是描述磁场分布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磁体周围放置一根小磁针,它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指向磁场的方向,这就是磁场的存在。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通过磁感线的密度和方向来表示。因此,选项A正确描述了磁场的特性。
A. 增大励磁电流
B. 减小励磁电流
C. 提高发电机的转速
D. 降低发电机的转速
解析:当同步发电机负载增大导致电压频率降低时,可以通过提高发电机的转速来使频率恢复到规定值。增大励磁电流会使电压升高,减小励磁电流会使电压降低,降低发电机的转速也会导致频率降低。因此,正确答案是提高发电机的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