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6S
B、 6〜8S
C、 10〜16S
D、 20〜26S
答案:C
解析:高压电动机过负荷保护的动作时间应大于电动机起动时间,一般取10~16秒。这是因为过负荷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动机长时间运行在超负荷状态下而设计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判断电动机是否处于过负荷状态。如果动作时间太短,可能会误判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导致不必要的停机。因此,一般取10~16秒是比较合适的。
A、 4~6S
B、 6〜8S
C、 10〜16S
D、 20〜26S
答案:C
解析:高压电动机过负荷保护的动作时间应大于电动机起动时间,一般取10~16秒。这是因为过负荷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动机长时间运行在超负荷状态下而设计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判断电动机是否处于过负荷状态。如果动作时间太短,可能会误判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导致不必要的停机。因此,一般取10~16秒是比较合适的。
A. 造价经济
B. 方便施工
C. 安全运行
D. 前三种说法都对
解析:在敷设电缆时,路径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造价经济、方便施工和安全运行。其中,安全运行是最重要的原则,因为电缆的敷设路径必须考虑到避免损坏、短路等安全隐患,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造价经济和方便施工也是考虑因素,但安全运行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A. 10%
B. 20%
C. 30%
D. 50%
解析:分路电阻阀型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设备的装置,规程规定电导电流相差值不应大于50%,这是为了确保避雷器的正常工作和系统的安全性。电导电流是指通过避雷器的电流,相差值的大小反映了避雷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如果相差值过大,可能会导致避雷器无法有效地保护设备,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A. 保护接零
B. 保护接地
C. 接地或接零
D. 不确定
解析:中性点不接地,而设备外壳接地的形式叫"接地或接零"。在电气系统中,中性点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提供电路的返回路径。保护接零是指在电气系统中,中性点通过接地线连接到大地,起到保护作用。而设备外壳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带电,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因此,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壳接地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形式。
A. 直流电压
B. 交流低压
C. 交流高压
D. 交流电流
解析:好的,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将为你详细解析这道单选题。 **题目解析**: 题目:对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时,其优点之一是避免()对良好绝缘起永久性破坏作用。 选项分析: A: **直流电压** 直流耐压试验本身就是施加直流电压来检测电缆的绝缘性能。因此,直流电压不是我们要避免的因素,而是测试的手段。 B: **交流低压** 在直流耐压试验中,主要关注的是直流电压的作用。而交流低压一般不足以对电缆的绝缘造成永久性破坏,但题目询问的是直流耐压试验的优点之一,即它能避免某种电压形式对绝缘的破坏。在这里,交流低压虽然不直接造成破坏,但直流耐压试验的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避免交流低压的影响,而是为了避免更高电压形式(特别是交流高压)可能带来的破坏。不过,从选项对比的角度来看,交流低压相对于交流高压来说,其对绝缘的破坏作用较小,且在直流耐压试验中确实不需要考虑交流低压的影响(因为它远低于试验电压)。但关键在于理解题目的核心意图——直流耐压试验为何优于某些其他形式的试验。 C: **交流高压** 交流高压是电缆绝缘测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因为它有可能对电缆的绝缘造成永久性破坏。直流耐压试验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能够避免像交流高压这样的高电压对电缆良好绝缘的破坏。在直流电压下,电缆中的绝缘缺陷更容易被暴露出来(如局部放电),而不会像交流高压那样可能因持续的高电压作用而导致绝缘的永久性损坏。 D: **交流电流** 交流电流本身并不是直接对绝缘造成破坏的因素,而是电压作用的结果。在绝缘测试中,我们更关注的是电压水平,因为电压是导致绝缘破坏的主要原因。 **结论**: 虽然从字面上看,选项B“交流低压”似乎不是最直接导致绝缘破坏的因素,但理解题目的关键在于比较不同电压形式对绝缘的潜在影响。直流耐压试验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能够避免像交流高压那样的高电压对电缆绝缘的破坏。在这个比较中,交流低压相对于交流高压来说,其对
A. 提高发电机电压
B. 特设发电机电源频率为90HZ
C. 自备发电机电源
D. 选择不同仪表端子
解析:接地摇表在减小或消除市电干扰方面,采用特设发电机电源频率为90HZ的措施。通过特设发电机电源频率为90HZ,可以使得摇表的工作频率与市电的50HZ频率不同,从而减小或消除市电干扰对摇表的影响。
A. 15
B. 20
C. 25
D. 30
解析:在接地摇表时,电位探针和电流探针应该沿直线相距20米分别插入地中,这样可以确保准确地进行电位和电流的测量。这是因为如果两者相距太近或太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损坏设备。
A. 可以等效地看成是由三个三极管构成
B. 可以等效地看成是由一个NPN、一个PNP三极管构成
C. 可以等效地看成是由二个NPN三极管构成
D. 可以等效地看成是由二个PNP三极管构成
解析:单向晶闸管可以等效地看成是由一个NPN、一个PNP三极管构成。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单向晶闸管的基础。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解析:直流单臂电桥由三个标准电阻组成比率臂和比较臂。电桥是一种用来测量未知电阻值的电路,通过调节电桥平衡时的电阻值,可以计算出未知电阻的数值。
A. 70.7
B. 100
C. 70.7π
D. 100π
解析:有效值是指交流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热效应与直流电流在同样条件下所产生的热效应相同的那个恒定电流值。对于正弦交流电流,有效值等于其峰值的1/√2倍。所以,对于i=100πsin(100πt+Φ),其有效值为70.7π。
A. 发射结集电结构正偏
B. 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 发射结及偏集电结正偏
E.
F.
G.
H.
I.
J.
解析:好的,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将详细解析这道关于晶体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单选题。 ### 题目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晶体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的三种主要工作状态: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 1. **截止状态**: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此时,三极管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相当于一个开路。 2.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在这种状态下,三极管能够控制输入电流的变化,从而放大输出电流。这是三极管最重要的工作状态。 3. **饱和状态**: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发射结正偏且集电结正向电压很小,接近于正偏)。此时,三极管输出电流达到最大,且不再随输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相当于一个短路。 ### 选项分析: - **D选项**:发射结及偏集电结正偏。这描述的是饱和状态的一部分条件(但表述不准确,因为“偏集电结”不是标准术语),不是放大状态。 - **C选项**: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这正是放大状态的条件。 - **B选项**: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这描述的是截止状态。 - **A选项**:发射结集电结构正偏。这个选项的表述有误(“结构”一词多余),且即使忽略这个错误,它也不符合任何标准的三极管工作状态。 ### 结论: 因此,根据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状态分析,我们可以确定**C选项**(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是晶体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必须满足的条件。 希望这个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