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解析: 根据焊工的职业要求和安全要求,焊工必须按照经过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进行焊接,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如果焊工对自己的焊接技能有把握,也不能不按照经过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所以答案是错误。
答案:B
解析: 根据焊工的职业要求和安全要求,焊工必须按照经过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进行焊接,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如果焊工对自己的焊接技能有把握,也不能不按照经过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所以答案是错误。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解析:(电焊工职业技能/竞赛辅导丛书134页选择题第109题)
A. 200~250 ℃
B. 150~200 ℃
C. 350~400 ℃
D. 600~650 ℃
解析: 在气焊结束后,需要采取后热措施来缓解焊接接头的应力,避免产生裂纹。对于16Mn钢,应将接头加热至600~650℃,然后缓慢冷却。这是因为16Mn钢的相变温度为600~65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钢材的组织发生相变,可以消除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A. 传导电流与填充金属
B. 传导电流、引弧和维持电弧燃烧
C. 传导电流、填充金属与熔化的母材混合形成焊缝
D. 调整化学成分,使焊缝金属具有不同的力学、冶金、耐蚀性能
解析: 焊剂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化学成分,使焊缝金属具有不同的力学、冶金、耐蚀性能。焊剂在焊接过程中会熔化并与熔化的母材混合,从而形成焊缝。焊剂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影响焊缝金属的性能,如强度、硬度、耐蚀性等。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解析: 国际核与辐射事故分级表将核与辐射事件分为七级,较高的四至七级为“事故”,较低的一至三级为“事件”。根据题目描述,较高的四至七级为“事故”,较低的一至三级为“事件”,所以答案是正确的。
A. 焊接质量或成品的性能
B. 焊接过程中的缺陷形成的检验
C. 不损坏被检查材料或成品的性能
D. 损坏被检查捌料或成品的性能
解析: 非破坏性检验是指在不损坏被检查材料或成品的性能的条件下进行检测缺陷的方法。这是焊接过程中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解析: 锤击焊缝不能释放残余应力,反而可能引入新的应力,从而影响接头的性能。因此,对于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焊缝,不应进行锤击以减少应力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所以答案是错误的。
A. 0. 2~1. 5 MPa
B. 0.2~2.0 MPa
C. 0.1~0.2 MPa
D. 0.01~0.02 MPa
解析: 瓶内的氧气是用于焊接的气体,不能完全用完,需要留一定的表压,以确保焊接过程中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选项C中的0.1~0.2 MPa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A. A.合金焊丝
B. B.药芯焊丝
C. C.陶质焊剂
D. D.合金粉未
解析:解析:(电焊工职业技能/竞赛辅导丛书150页简答题第75题)。
A. 20~30 mm
B. 40~50 mm
C. 60~70 mm
D. 80~100 mm
解析: 碳弧气刨是一种焊接工艺,碳棒是用来产生电弧的材料。在碳弧气刨时,碳棒的伸出长度需要控制在40~50 mm范围内,以保证正常的焊接效果。
解析: 合理的安排焊缝布局和接头位置可以减少焊缝数量,从而减少焊接变形的可能性。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