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不准确的,让我来详细解析: 正确答案应该是:错误 原因分析: 1. 液压油黏度与工作压力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液压系统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系统设计和负载需求,而不是单纯由液压油的黏度决定。 2. 正确的关系应该是: - 黏度较低的液压油更适合用于低温环境或需要较高流动性的场合 - 黏度较高的液压油更适合用于高温环境或承受较大负荷的设备 3. 选择液压油黏度时应考虑的因素: - 工作温度范围 - 设备制造商推荐 - 系统运行速度 - 负载大小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像我们开车时用的机油一样,不能说粘度低的机油就只能用在小排量车上,大排量车就必须用粘度高的机油。实际上,选择什么粘度的机油要根据发动机的具体要求、使用环境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因此,题目中“黏度小的液压油工作压力小”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两者之间不存在这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不准确的,让我来详细解析: 正确答案应该是:错误 原因分析: 1. 液压油黏度与工作压力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液压系统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系统设计和负载需求,而不是单纯由液压油的黏度决定。 2. 正确的关系应该是: - 黏度较低的液压油更适合用于低温环境或需要较高流动性的场合 - 黏度较高的液压油更适合用于高温环境或承受较大负荷的设备 3. 选择液压油黏度时应考虑的因素: - 工作温度范围 - 设备制造商推荐 - 系统运行速度 - 负载大小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像我们开车时用的机油一样,不能说粘度低的机油就只能用在小排量车上,大排量车就必须用粘度高的机油。实际上,选择什么粘度的机油要根据发动机的具体要求、使用环境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因此,题目中“黏度小的液压油工作压力小”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两者之间不存在这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1195. () 指坐标旋转角度时, 不足1°的角度时应换算成小数点表示 (FANUC系统)。 () **答案:** 正确 ### 选项解析 - **题目中的“指坐标旋转角度”**:在数控编程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旋转操作。旋转角度是指绕某个轴线旋转的角度值。 - **“不足1°的角度时应换算成小数点表示”**:这意味着如果旋转角度小于1度,应该用小数形式表示。例如,0.5度应该写成0.5而不是30分(即30/60度)。 - **“FANUC系统”**:FANUC是日本发那科公司生产的数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控机床。FANUC系统有自己的编程规范和格式要求。 ### 为什么选“正确” 在FANUC系统中,角度值通常以度为单位,并且可以使用小数形式表示不足1度的角度。例如: - 如果需要旋转0.5度,可以直接写成 `G1 X100 Y100 R0.5`。 - 如果需要旋转0.25度,可以直接写成 `G1 X100 Y100 R0.25`。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 **精度高**:小数形式可以更精确地表示角度,避免了分数形式可能带来的误差。 2. **编程方便**:直接使用小数形式更加直观和方便,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换算。 3. **兼容性好**:FANUC系统支持这种表示方法,确保程序在不同设备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示例 假设我们需要在FANUC系统中编写一个程序,将刀具从当前位置旋转0.75度到新的位置: ```nc G1 X100 Y100 R0.75 ``` 在这个例子中,`R0.75` 表示旋转0.75度。如果使用分数形式(如45秒),则需要额外的计算和转换,增加了编程的复杂性。 ### 结论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的。在FANUC系统中,不足1度的角度确实应该换算成小数点表示,以确保编程的精度和方便性。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相对测量法是把放大了影像和按预定放大比例绘制的标准图形相比较,一次可实现对零件多个尺寸的测量。 **答案:** 正确 ### 选项解析 **相对测量法:** - **定义:** 相对测量法是一种通过将被测对象的放大影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被测对象的尺寸或形状。 - **原理:** 通常使用光学仪器(如投影仪、显微镜等)将被测对象的影像放大,并将其与预先绘制好的标准图形进行对比。 - **优点:** 可以同时测量多个尺寸,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标准图形:** - **定义:** 标准图形是根据预定的放大比例绘制的,用于与被测对象的放大影像进行比较。 - **作用:** 通过比较,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被测对象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为什么选“正确” 1. **放大影像:** 在相对测量法中,被测对象的影像会被放大,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2. **标准图形:** 标准图形是按照预定的放大比例绘制的,用于与放大后的影像进行比较。 3. **多尺寸测量:** 通过将放大影像与标准图形进行比较,可以在一次操作中测量多个尺寸,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 示例 假设你有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需要测量其多个尺寸。你可以使用一个投影仪将零件的影像放大并投射到屏幕上,然后将这个放大影像与预先绘制好的标准图形进行比较。如果影像中的某个部分与标准图形完全吻合,说明该部分的尺寸是正确的;如果不吻合,则说明该部分的尺寸有偏差。 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测量零件的多个尺寸,而不需要逐一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答案:正确 解析: 1. 应力集中现象 - 当零件表面存在微观缺陷或不平整时,应力会在这些地方集中分布 - 表面越粗糙,尖角和凹坑越多,应力集中的程度就越严重 2. 粗糙度与应力关系 - 减小表面粗糙度值意味着使零件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 光滑的表面减少了应力容易集中的“薄弱点” - 这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3. 实际应用示例 想象一下: - 一个粗糙的刀刃(高粗糙度)更容易崩裂 - 而磨得非常光滑的刀刃(低粗糙度)则更耐用 这就是为什么在精密机械加工中,对关键部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非常严格。 因此,减小轴表面的粗糙度确实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 1198. 金属切削加工时,提高切削速度可以有效降低切削温度。( ) ### 答案: 正确 ### 解析: #### 1. 切削速度的定义 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速度,通常用 \( v \) 表示,单位为米/分钟(m/min)。它是影响切削过程中的温度、刀具寿命和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 2. 切削温度的来源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产生: - **摩擦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 - **塑性变形热**:工件材料在切削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时释放的热量。 #### 3. 提高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提高切削速度可以有效降低切削温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热量分散**: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刀具与工件接触的时间变短,每次接触产生的热量有更多时间被带走,而不是集中在切削区域。这样,切削区域的温度会相对降低。 - **热传导**:高速切削时,切屑的形成速度加快,切屑带走的热量增多,从而减少了切削区域的热量积累。 - **冷却效果**:高速切削时,切屑的快速形成和排出有助于带走更多的热量,相当于增加了自然冷却的效果。 #### 4. 示例 假设你在切削一块金属材料,使用较低的切削速度时,刀具与工件接触时间较长,产生的热量较多,切削区域温度较高。而当你提高切削速度时,刀具与工件接触时间变短,每次接触产生的热量较少,同时切屑快速形成并带走热量,切削区域的温度就会降低。 ### 结论 因此,提高切削速度确实可以有效降低切削温度,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判断题: 题目表述是正确的。我来解释原因: 1. 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的关系: - 精度与误差是互为反比关系 - 精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 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偏差越小 2. 具体理解: - 当我们说“精度高”,意味着测量结果非常接近真实值 - 这时测量产生的偏差(即误差)自然就会很小 - 反之,如果精度低,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较大,误差也就相应增大 3. 实际案例说明: 假设我们要测量一个标准长度为100mm的零件: - 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可能测得99.98mm(误差0.02mm) - 使用普通直尺,可能测得101mm(误差1mm) 因此,题目中关于"精度和误差是相对概念,精度高则误差小,精度低则误差大"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建议记忆要点: 可以把精度想象成射击比赛中的准头,误差就是射偏的程度。准头越好(精度高),射中靶心的可能性越大(误差小)。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数控编程中的G代码指令,特别是G98指令的使用。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 G98指令的含义
在数控机床编程中,G98和G99是常用的钻孔循环指令。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刀具在完成循环后返回的位置。
- **G98**:在完成钻孔循环后,刀具会返回到**R平面**(即设定的安全高度)。
- **G99**:在完成钻孔循环后,刀具会返回到**孔的深度**(即最后一次钻孔的深度)。
### 题目分析
题目中提到“使用G98指令,刀具每次完成钻孔循环后将返回到R平面”,这实际上是正确的。因此,题目的答案是 **A:正确**。
### 例子帮助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工厂里,负责操作一台数控机床来钻孔。你设定了一个安全高度(R平面),比如说是10毫米。每次钻孔后,你希望刀具能够安全地抬起到这个高度,以避免与工件发生碰撞。
- **使用G98**:每次钻完孔后,刀具会自动抬升到10毫米的高度,确保安全。
- **使用G99**:如果你选择G99,刀具会停留在最后一次钻孔的深度,可能会导致下一次钻孔时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
### 结论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G98和G99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正确理解这些指令能帮助我们更安全、高效地进行数控加工。
因此,题目的答案是 **B:错误**,因为G98指令确实是让刀具返回到R平面,而不是其他位置。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判断题: 题目: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平行的基准制为基孔制和基轴制。( ) 答案:正确 解析: 1.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在机械制造领域,确实存在两种基本的配合制度: - 基孔制:以孔为基准,改变轴的尺寸公差 - 基轴制:以轴为基准,改变孔的尺寸公差 2. 为什么这两种制度很重要: - 它们解决了零件互换性的问题 - 简化了加工工艺 - 降低了生产成本 3. 实际应用示例: 比如我们制作一个轴承和轴的配合: - 如果采用基孔制,我们会先确定轴承内径(孔)的标准尺寸,然后根据需要调整轴的尺寸 - 如果采用基轴制,则会先确定轴的尺寸,再调整轴承内径 4. 选择依据: 国家标准GB/T 1800.1-2009明确规定了这两种基准制度,因此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总结:这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掌握这两种基准制度对于数控加工、机械设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判断题: 答案:正确 解析: 1. 毛坯形状误差确实会影响后续工序的加工精度,原因如下: 2.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用一块不平整(有形状误差)的毛坯来加工零件: - 如果毛坯本身是弯曲的,在铣削加工时,即使机床精度再高,加工出来的零件也会保留原始的弯曲度 - 类似于在一张不平整的纸上写字,无论如何小心,写出的字也不可能完全平直 3. 影响机制: - 毛坯的形状误差会成为后续加工的“基础误差” - 后续加工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但难以完全消除原始误差 - 特别是在精密加工中,这种影响更加明显 4. 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在加工前对毛坯进行严格检验,必要时先进行粗加工校正,以确保后续精加工的质量。 因此,题目表述是正确的,毛坯的形状误差确实会对后工序的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判断题。 ### 题目解析 **题目:** 原理误差是指采用近似的加工方法所引起的误差,加工中存在原理误差时,表明这种加工方法是可以改进的。() **答案:** 正确 ### 选项解析 1. **原理误差的定义:** - **原理误差**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近似的方法或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而产生的误差。例如,在数控铣削中,如果使用了一种近似的刀具路径算法,而不是精确的数学模型,那么这种近似方法可能会导致加工精度的下降。 2. **加工方法的可改进性:** - 当加工中存在原理误差时,这意味着当前使用的加工方法并不是最优的。通过改进加工方法,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些误差,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质量。例如,可以通过优化刀具路径算法、改进切削参数或使用更先进的加工技术来减少原理误差。 ### 示例 假设你在进行数控铣削加工一个复杂的曲面零件。为了简化计算,你使用了一种近似的刀具路径算法。这种算法虽然能够生成刀具路径,但由于是近似方法,可能会导致某些区域的加工精度不够高,这就是原理误差。 **改进方法:** - 你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数学模型来生成刀具路径,尽管这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和资源,但可以显著提高加工精度。 - 或者,你可以通过调整切削参数(如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来减少误差的影响。 ### 结论 因此,当加工中存在原理误差时,确实表明这种加工方法是可以改进的。通过改进加工方法,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误差,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题目是正确的。让我解释原因: 1. G99指令的含义: G99表示“返回R平面”,这是孔加工循环中的一个重要指令。 2. R平面的概念: R平面(Reference Plane)是编程时设定的一个安全平面,通常位于工件表面之上。它是刀具进出工件的参考位置。 3. 工作过程: - 刀具从初始点移动到R平面 - 从R平面进入工件进行钻孔 - 完成钻孔后,使用G99指令返回到R平面(而不是回到起始点) 4. 为什么正确: 在FANUC和华中系统中,G99确实是指令刀具在完成孔加工后返回到R平面,而不是回到初始点。这对连续加工多个孔特别有用,因为每次加工完一个孔后,刀具只需返回到相对较高的R平面,而不需要每次都回到初始点。 5. 实际应用示例: 想象你在做一个电路板上的多个通孔。使用G99指令可以让每个孔加工完成后,刀具都回到一个安全高度(R平面),然后再去加工下一个孔,这样既安全又高效。 因此,这个判断题的答案是正确的,符合数控编程的实际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