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搜索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9.下列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犯罪主体要求是国家机关或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B、 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要求系本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得到的

C、 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要求系本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得到的

D、 个人信息包括公民和单位的有关信息

答案:D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3.防卫过当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03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行为人在年满18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的,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18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242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非法侵入住宅罪中侵入住宅的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秘密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4b3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甲为了谋杀乙,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后饭被倒掉。客观上并未造成任何损害,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2fd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是指下列哪些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e5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甲乙共同进入一幢机关大楼,分头进入办公室盗窃。甲在一间办公室中盗窃完毕后,将报纸堆放在电炉上,接通电源即出办公室按约定与乙在办公楼门口会合,并告知电炉之事。乙听后说:你小子真够狠的。二人离去,不久,大楼发生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e5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甲承包经营某矿井采矿业务,甲为了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开采量,便动员当地矿工和村民将子女带到矿井上班,并许诺给他们的子女以高工资。矿工和村民纷纷将他们的子女带到矿井上班,从事井下采矿作业,其中有20余人为10~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后因甲所承诺的高工资未兑现,20余名童工表示不想再干,要求离开矿井。甲不同意,并在矿井周围布上电铁丝网,雇用数十名守卫看守,禁止所有的矿工包括这20余名童工离开矿井,强制他们为其采矿,其中一名年约12岁的童工因体质瘦弱而累死在井下,甲的行为构成()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15c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43b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0.甲将5万元假币从A地带往B地销售,甲刚到B地发现有民警盘查,随即点火烧毁携带的假币,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be8-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缓刑考验期限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0628-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79.下列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犯罪主体要求是国家机关或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B、 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要求系本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得到的

C、 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要求系本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得到的

D、 个人信息包括公民和单位的有关信息

答案:D

2022秋刑法复习资料—客观题
相关题目
3.防卫过当是指()。

A.  使用了不相适应的手段

B.  不法侵害尚未开始

C.  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D.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03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行为人在年满18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的,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18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242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非法侵入住宅罪中侵入住宅的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秘密的。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4b3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甲为了谋杀乙,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后饭被倒掉。客观上并未造成任何损害,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12c-2fd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是指下列哪些情况?()

A.  结合犯

B.  继续犯

C.  连续犯

D.  牵连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e5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甲乙共同进入一幢机关大楼,分头进入办公室盗窃。甲在一间办公室中盗窃完毕后,将报纸堆放在电炉上,接通电源即出办公室按约定与乙在办公楼门口会合,并告知电炉之事。乙听后说:你小子真够狠的。二人离去,不久,大楼发生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B.  乙还是放火罪的共犯

C.  甲实施的放火和盗窃行为属于牵连犯

D.  甲实施的放火行为假如被及时扑灭,没有达到销毁罪迹的目的,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7-fe5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甲承包经营某矿井采矿业务,甲为了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开采量,便动员当地矿工和村民将子女带到矿井上班,并许诺给他们的子女以高工资。矿工和村民纷纷将他们的子女带到矿井上班,从事井下采矿作业,其中有20余人为10~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后因甲所承诺的高工资未兑现,20余名童工表示不想再干,要求离开矿井。甲不同意,并在矿井周围布上电铁丝网,雇用数十名守卫看守,禁止所有的矿工包括这20余名童工离开矿井,强制他们为其采矿,其中一名年约12岁的童工因体质瘦弱而累死在井下,甲的行为构成()罪。

A.  非法拘禁

B.  强迫劳动

C.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

D.  重大责任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15c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43b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0.甲将5万元假币从A地带往B地销售,甲刚到B地发现有民警盘查,随即点火烧毁携带的假币,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构成运输假币罪中止

B.  构成运输假币罪未遂

C.  构成运输假币罪既遂

D.  不构成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aff8-3be8-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缓刑考验期限内()。

A.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近亲属

B.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近亲属

C.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批举报人及其法定代近亲属

D.  禁止接触同案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060-b098-0628-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