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的一切权力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
B、 由政党来掌握、行使国家权力
C、 政治选举是人民参与政治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
D、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答案:D
解析:解析: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故选 D
A、 国家的一切权力由议会代表人民行使
B、 由政党来掌握、行使国家权力
C、 政治选举是人民参与政治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
D、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答案:D
解析:解析: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故选 D
A. 为人民服务
B. 讲文明、树新风
C. 发展先进文化
D. 集体主义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因此,选择 D 选项。
A. 变革生产关系,加快向共产主义过渡
B. 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补生产力发展不足的课
C. 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D. 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解析:解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故选 D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 “两参一改三结合”
C. “一化三改造”
D. 发挥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解析:解析: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陈云认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计划为主体,以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A. 一叶知秋
B. 盲人摸象
C. 坐井观天
D. 管中窥豹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联系。“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也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因此,“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体现了相同哲学原理。因此,选择 A 选项。
A. 24 枚
B. 26 枚
C. 28 枚
D. 30 枚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16 年 8 月 5 日—21 日,在举世瞩目的第 3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肩负祖国和人民期望,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 26 枚金牌、18 枚银牌、26 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展现了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祖国人民赢得了荣誉。故获得金牌 26 枚。因此,选择 B 选项。
A. 道德修养的自主性
B. 道德品质的稳定性
C. 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D.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的过错,强调自我反省,“见贤思齐”的含义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保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向他看齐。题干体现了道德修炼方面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是道德修养的自主性。BCD 项与题干无关。因此,选择 A 选项。
A. 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
B.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D.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知识。第二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选择 D 选项。
A.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B.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C. 中共七大的召开
D.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第二步,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此次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通过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C 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 C 选项。
A.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B. 刘少奇的《关于新中国经济的建设方针》
C. 毛泽东的《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D. 刘少奇的《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解析:1956 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标志着我国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故本题选 A
A. 云南“三江并流”
B. 青海可可西里
C. 山西五台山
D. 福建武夷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的相关内容。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截至到 2018 年 7 月 2 日刚刚闭幕的第 42 届世界遗产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 53 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31 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5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 项、世界自然遗产 13 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与意大利并列第一(都为 53 项)。 A 项,“三江并流”于 2003 年 7 月根据自然遗产评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成为世界自然遗产。A 项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排除。 B 项,2017 年 7 月 7 日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51 处世界遗产。可可西里属于世界自然遗产。B 项排除。 C 项,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于 2009 年 6 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于世界文化景观。C 项不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当选。 D 项,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于 1999 年 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我国目前有 4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别为: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D 项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排除。 故本题选择 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