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B、 刘少奇的《关于新中国经济的建设方针》
C、 毛泽东的《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D、 刘少奇的《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A
解析:解析:1956 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标志着我国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故本题选 A
A、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B、 刘少奇的《关于新中国经济的建设方针》
C、 毛泽东的《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D、 刘少奇的《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A
解析:解析:1956 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标志着我国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故本题选 A
A. 云南“三江并流”
B. 青海可可西里
C. 山西五台山
D. 福建武夷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的相关内容。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截至到 2018 年 7 月 2 日刚刚闭幕的第 42 届世界遗产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 53 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31 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5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 项、世界自然遗产 13 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与意大利并列第一(都为 53 项)。 A 项,“三江并流”于 2003 年 7 月根据自然遗产评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成为世界自然遗产。A 项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排除。 B 项,2017 年 7 月 7 日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51 处世界遗产。可可西里属于世界自然遗产。B 项排除。 C 项,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于 2009 年 6 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于世界文化景观。C 项不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当选。 D 项,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于 1999 年 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我国目前有 4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别为: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D 项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排除。 故本题选择 C项。
A. 民主集中制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 人民当家做主
D. 改善民生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第二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无论是坚持党的领导还是依法治国,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选择 C 选项。
A. 仅①②
B. 仅①③
C. 仅②③
D. ①②③
解析:解析:“人民是财富创造主体与成采享受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管理主体与权力监督主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实践主体与制度创新主体”体现我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精神。故选 D
A. 爱国
B. 敬业
C. 诚信
D. 友善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第二步,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题干中“王生成用自己的方式,给买鸡蛋的人吃了颗定心丸”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做老实人,讲老实话,言行一致,对别人诚恳待人的诚信精神。因此,选择 C 选项。
A. 政府行为
B. 企业行为
C. 社会行为
D. 个人行为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第二步,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可知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属于政府行为。因此,选择 A 选项。
A. 专制集权
B. 脱离群众
C. 贪污腐败
D. 信仰缺失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第二步,根据《党章》的规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B 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 B 选项。
A. 警戒功能
B. 激励功能
C. 导向功能
D. 调节功能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道德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调节功能指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道德最重要的职能。它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维系社会生活的稳定。因此,选择 D 选项。
A. 惊蛰
B. 秋分
C. 端午
D. 立春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9 月 23 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 年 9 月 23 日,迎来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不仅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还特别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因此,选择 B 选项。
A. 规章制度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社会公德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第二步,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题目中“文明乘客”、“文明观众”、“文明读者”都是在公共生活环境中对人们的要求,体现了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因此,选择 D 选项。
A. 未来方向
B. 未来方位
C. 历史方向
D. 历史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