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警戒功能
B、 激励功能
C、 导向功能
D、 调节功能
答案:D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道德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调节功能指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道德最重要的职能。它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维系社会生活的稳定。因此,选择 D 选项。
A、 警戒功能
B、 激励功能
C、 导向功能
D、 调节功能
答案:D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第二步,道德具有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调节功能指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道德最重要的职能。它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维系社会生活的稳定。因此,选择 D 选项。
A. 惊蛰
B. 秋分
C. 端午
D. 立春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9 月 23 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 年 9 月 23 日,迎来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不仅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还特别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因此,选择 B 选项。
A. 规章制度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社会公德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第二步,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题目中“文明乘客”、“文明观众”、“文明读者”都是在公共生活环境中对人们的要求,体现了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因此,选择 D 选项。
A. 未来方向
B. 未来方位
C. 历史方向
D. 历史方位
A. 加大投入
B. 公平公正
C. 共同发展
D. 分类指导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第二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 年 11 月 3 日在视察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时,提出了扶贫“十六字方针”,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这也被视作为是扶贫工作的核心内涵和基本精神。因此,选择 D 选项。
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C. 要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D. 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试唯物史观知识。第二步,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是指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和历史的变化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过去的生育政策已经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对人口的要求,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对生育政策有所调整,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此,选择 A 选项。
A. 2013 年 12 月 13 日
B. 2014 年 4 月 25 日
C. 2014 年 7 月 1 日
D. 2014 年 7 月 15 日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于 2014年 2 月 26 日国务院第 40 次常务会议通过,予以公布,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C 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 C 选项。
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 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事物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D. 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思是人们坐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在宇宙的天际运行,人坐在地球上放眼天外,等于巡视宇宙,可以看到无数像银河那样的星系。这两句诗强调的是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选择 C 选项。
A.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B. 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C. 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客观事物的能力
D. 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房子的形状,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主要表现在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因此,选择 A 选项。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B. 事物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
C. 事物之间的否定是有条件的
D. 事物之间的转化是绝对的
解析: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 题干中的实现网络全覆盖,有利于大学生快捷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使部分学生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网络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说事物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因此,选择B 选项。
A. 古为今用
B. 洋为中用
C. 百家争鸣
D. 推陈出新
解析:解析:毛泽东在 1956 年 8 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及后来的其他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历史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古为今用”是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历史总是要受重视的。毛泽东强调对待传统要作具体分析,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他又说,就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它有许多东西还是不错的。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把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文化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应当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故本题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