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程序
B、 计算机系统
C、 程序和数据
D、 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
答案:D
解析:解析: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本题答案为D选项。
A、 程序
B、 计算机系统
C、 程序和数据
D、 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
答案:D
解析:解析: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本题答案为D选项。
A. 0
B. 1
C. 49
D. 50
解析:解析:在循环队列运转起来后,如果frontrear,则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rear-front+m。本题中,fron>rear,则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rear- front=rear-(rear-1)=1。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寻找值最大的元素,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1。因此,在该队列中寻找值最大的元素,在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1-1=0,即只有一个元素,不用比较就可确定是最大元素。本题答案为A选项。
A. 并
B. 交
C. 选择
D. 投影
解析:解析: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称为投影。本题中关系T中的两列(A,B)就是将关系R中两列(A,B)提取出来,将重复的元组只保留一个,故为投影运算。本题答案为D选项。
A. S#→Sd
B. S#→Sd,Sd→Dc
C. S#→Sd,(S#,C#)→G
D. C#→P#,(S#,C#)→G
解析:解析:在关系模式中,如果Y→X,X→A,且X不决定Y和A不属于X,那么Y→A是传递依赖。在关系模式S中,S#→Sd,Sd→Dc,且S6不决定S#,De不属于Sd,,S#→Dc是传递依赖。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学生和学号
B. 课程和成绩
C. 学生和课程
D. 课程和课程号
解析:解析:在实体联系模型中,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在学生选修课程活动中,学生和课程是客现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课程号是课程的属性,学号是学生的属性,成绩是学生和课程联系的属性。本题答案为C选项。
A. 顺序性
B. 并发性
C. 封闭性
D. 可再现性
解析:解析:顺序程序具有顺序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的特点,使得程序设计者能够控制程序执行的过程(包括执行顺序、执行时间),对程序执行的中间结果和状态可以预先估计,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程序的测试和调试。顺序程序不具有并发性。并发性是并发程序的特点。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在新建题注标签时,直接将其后面的空格删除即可
B. 选择整个文档,利用查找和替换功能逐个将题注中的西文空格替换为空
C. 一个一个手动删除该空格
D. 选择所有题注,利用查找和替换功能将西文空格全部替换为空
解析:解析:一个一个手动删除空格肯定是不可取的;在新建题注标签时,标签和编号之间始终会有空格,无法删除该空格。最优的做法是为所有题注新建样式题注”然后选中所有题注单击【开始】选项卡下【编辑】功能组中的“替换"按钮在弹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将空格替换为空白。故D选项正确。 "
A. 内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外模式
D. 设计模式
解析:解析:模式的3个级别层次反映了模式的3个不同环境以及它们的不同要求。其中内摸式处于最底层,它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概念模式处于中层,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而外模式处于最外层,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本题答案为C选项。
A. 10
B. 11
C. 12
D. 不可能有这样的树
解析:解析:假设叶子结点个数为n。树的总结点数为度为3的结点数+度为2的结点数+度为1的结点数+度为O的结点数,即为4+1+3+n。再根据树的总结点数为树中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再加1,则总结点数为3×4+2×1+1×3+O×x+1。3×4+2×1+1×3+1=4+1+3+n,则n=10,叶子结点数为10。本题答案为A选项。
A. 将文本打印出来,在每行前手动添加行号
B. 通过“插入/编号功能依次在每行的左侧添加行号 "
C. 通过“布局/行号功能在每行的左侧显示行号 "
D. 通过“视图/显示/行标题功能依次在每行的左侧插入行号 "
解析:解析:在【布局】选项卡下的【页面设置】组中,单击行号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连续命令文档中的每行文本左侧就可显示行号。故正确答案为C。 "
A. 程序运行结果在I/O设备上的输入输出方式
B. I/O设备与主存之间的通信方式
C. I/O设备与主存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用于成组数据传送
D. 在I/O设备上输入输出数据的程序
解析:解析: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DMA)是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用于高速I/O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成组数据传送。本題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