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对多
B、 多对一
C、 一对一
D、 多对多
答案:B
解析:解析:实体4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则一个A对应一个B,一个B也只对应一个A。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一个C对应多个B,一个B对应一个C。因此,一个A对应一个C,一个C对应多个A,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多对一。实体A是多的一方,实体c是一的一方。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一对多
B、 多对一
C、 一对一
D、 多对多
答案:B
解析:解析:实体4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则一个A对应一个B,一个B也只对应一个A。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一个C对应多个B,一个B对应一个C。因此,一个A对应一个C,一个C对应多个A,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多对一。实体A是多的一方,实体c是一的一方。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交叉地址引用
B. 混合地址引用
C. 相对地址引用
D. 绝对地址引用
解析:解析:单元格引用方式分为三类﹔相对引用:如A1、B3等,此时公式复制到另一个位置时行和列都要变。绝对引用:如$A$1、$B$3等,此时公式复制倒另一个位黑时行和列都不变。混合引用:如$A1、B$3等,$A1表示公式复制到另一个位置时行要变、列不变;B$3表示公式复制到另一个位置时行不变、列要变。故答案为B。
A. ABCDEFGH
B. ABCDHGFE
C. DCBAHGFE
D. HGFEDCBA
解析:解析:二叉树遍历可以分为3种: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前〉、中序遍历(访问桐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两者之间)、后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后),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也遵循同样的规则。本题中,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的为.ABCDEGH,可确定该二叉树的报接结点为A且结点A没有左子树,后序序列最后访问的是根结点A,只有D项满足。本题答案为D选项。
A. 宽度
B. 长度
C. 数据传输率
D. 位数
解析:解析:总线带宽可理解为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即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通常用备秒传输信息的字节数来衝量,单位可用MBps(兆字节每秒)表示。本題答案为C选项。
A. n-1
B. n
C. n+1
D. n/2
解析:解析: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在完全二叉树中,只在最后一层上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所以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0或1。假设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x,则叶子结点个数为x+1。若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0,x×x+1+0无法和2n相等,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则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1,x×x+1+1=2n,x=n-1,所以叶子结点个数为n。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ABCDEF
B. FEDCBA
C. DEFCBA
D. CBAFED
解析:解析:二叉树遍历可以分为3种: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前)、中序遍历(访问相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两者之间〉、后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后)。本题中,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EF,可确定二叉树的相结点为A,由于后序序列最后访问相结点,可排除A、D两项;由中序序列为.ABCDE可知,以.A为根的这棵二叉树不存在左子树,且由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可判断出每稞子树均不存在左子树《即只有右子树),后序序列先访问处于右子树上的结点F。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40
B. 41
C. 780
D. 820
解析:解析:对长度为n的战线性表进行冒泡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故对长度为40的线性表进行冒泡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40(40-1)/2=780。本题答案为C选项。
A. 选择单元格区域,在名称框中直接输入名称并回车
B. 选择单元格区域,执行“公式”"选项卡中的“定义名称”命令
C. 选择单元格区域,执行“公式”"选项卡中的“名称管理器”命令
D. 选择单元格区域,在右键快捷菜单中执行“定义名称"命令
解析:解析:要给一个单元格区域命名,最优的方法是选择该单元格区域,在名称框中直接输入名称并回车。故正确答案为A。
A. 选中数据区域,通过“"复制/粘贴/格式""功能进行复制
B. 选中数据区域,通过"Ctrl+C""Ctr1+V"组合键进行复制
C. 选中数据区域,通过“复制/粘贴/保留源列宽"功能进行复制
D. 选中数据区域,通过“复制/粘贴/保留源格式""功能进行复制
解析:解析:A项,复制到当前工作表中的是原单元格的格式,并未复制数据﹔B、D两项,无法保留原列宽。故正确答案为C。
A. 地址重定位要求程序必须装入固定的内存空间
B. 地址重定位是指建立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C. 地址重定位需要对指令和指令中相应的逻辑地址部分进行修改
D. 地址重定位方式包括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
解析:解析:在进行地址变换时,必须修改程序中所有与地址有关的项,也就是说要对程序中的指令地址以及指令中有关地址的部分(称为有效地址)进行调整,这个调整过程称为地址重定位。地址重定位建立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方式包括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静态地址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之前由操作系统的重定位装入程序完成,程序必须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且一旦装入内存后,程序不便子移动。动态地址重定位在程序执行期间进行,由专门的硬件机构来完成,通常采用一个重定位寄存器,在每次进行存储访问时,将取出的逻辑地址加上重定位寄存器的内容形成物理地址。动态地址重定位的优点是不要求程序装入固定的内存空间,在内存中允许程序再次移动位置,而且可以部分地装入程序运行,同时也便于多个作业共享同一程序的副]本。本题答案为A选项。
A. 在"字体"对话框中调整字符的间距
B. 在"段落对话框中调整字符的间距 "
C. 使用“开始选项卡“字体”组的“调整宽度""功能 "
D. 使用“开始”选项卡“段落”组的“调整宽度""功能 "
解析:解析:A项,在【字体】对话框中只能按磅值调整字符的间距,无法按字符进行调整;B、C两项中没有调整字符宽度的功能。D项,在【开始】选项卡【段落】组中单击“中文版式”下拉按钮,选择调整宽度”命令可按字符调整宽度。故正确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