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B、15
C、20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电焊机及其他焊割设备与高处焊割作业点的下部地面要保持10m以上的距离,这是为了确保焊割作业时的安全。如果设备离地面太近,可能会导致火花或热飞溅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因此,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操作技术。
A、10
B、15
C、20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电焊机及其他焊割设备与高处焊割作业点的下部地面要保持10m以上的距离,这是为了确保焊割作业时的安全。如果设备离地面太近,可能会导致火花或热飞溅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因此,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操作技术。
A. 5L/min至10L/min
B. 15L./min至30L./min
C. 40L./min至80L./min
解析: 小孔型焊接需要保护气体来防止氧气进入焊接区域,一般流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常规操作经验,小孔型焊接保护气体流量一般在15L/min至30L/min之间。因此,正确答案为B。
A. 一元酸
B. 二元酸
C. 三原酸
解析: 硫酸是一种化学品,属于二元酸,化学式为H2SO4。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A. 弱氧化焰
B. 弱碳化焰
C. 中性焰
解析: 在对黄铜进行气焊时,应采用弱氧化焰。黄铜是一种铜合金,气焊时需要使用弱氧化焰,以避免氧化剂过多,导致黄铜表面氧化。弱氧化焰的氧化剂含量较低,可以有效控制氧化反应,保持黄铜的表面质量。
A. 0.5
B. 1
C. 2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通道至少为1mA,这是为了确保焊机间和焊机与墙面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安全操作和维护。选项B符合要求,因为1mA大于0.5mA和2mA。所以选B。
A. 5000℃至8000℃
B. 3000℃至5000℃
C. 6000℃至10000℃
解析: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通过在焊接过程中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来保护焊缝,以防止氧气和其他杂质的进入。电弧温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电弧的温度,对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弧温度约为6000℃至10000℃。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A. 盐水
B. 电解质溶液
C. 去离子水
解析: 等离子焊接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需要使用冷却系统来降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冷却剂用于冷却等离子焊接设备,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去离子水是一种常用的冷却剂,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散发热量。盐水和电解质溶液不适合作为冷却剂,因为它们可能会对设备产生腐蚀作用或导致电解反应。
A. 立方时,应有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
B. 垛高可以不受限制
C. 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
解析: 气瓶储存时,应禁止垛高不受限制,因为垛高过高可能导致气瓶倾倒或者受到外力撞击,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应禁止垛高不受限制。
A. 铁素体
B. 奥氏体
C. 马氏体
解析: 钢铁材料淬火后形成的最后组织是马氏体。淬火是通过快速冷却来改变钢铁材料的组织结构,使其变硬。在淬火过程中,钢铁材料经过奥氏体相变,最终形成马氏体组织。马氏体具有高硬度和脆性,常用于制作刀具等需要高硬度的零件。
A. 压焊
B. 手工电弧焊
C. 埋弧焊
解析: 在有风的环境中焊接时,为了保护焊接区域不受风吹扬的影响,最好的焊接方法是埋弧焊。埋弧焊是一种半自动焊接方法,焊接电弧在焊接过程中被埋在焊接剂中,可以有效地防止风吹扬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A.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B. 2000年5月1日通过
C. 2001年10月27日起实施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关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该法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