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冲动型

B、 直觉型

C、 继时型

D、 同时型

答案:C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3、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拆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图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92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54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97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9d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58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谢晶在全校大会上受到表扬,兴奋不已;会议结束后,当听到几个同学议论“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长得那个样”时她又很快陷入极度苦恼之中。谢晶的表现典型地反映了中学生情绪的哪种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6e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d3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70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阳慧在解决问题时,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它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许,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冲动型

B、 直觉型

C、 继时型

D、 同时型

答案:C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13、图1是由三个扇形和三条拆线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其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图片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稳定性

D. 恒常性

F.

G.

H.

I.

J.

解析:析: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将图1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图形信息而形成的,体现了整体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92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赞可夫

D.  布鲁纳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提出,教学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他还提出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54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属于()。

A.  认真法

B.  代币法

C.  脱敏法

D.  消退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97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A.  人际纪律阶段

B.  自我服务阶段

C.  自我约束阶段

D.  相互协调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9d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情感陶冶法

D.  自我修养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58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谢晶在全校大会上受到表扬,兴奋不已;会议结束后,当听到几个同学议论“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长得那个样”时她又很快陷入极度苦恼之中。谢晶的表现典型地反映了中学生情绪的哪种特点()。

A.  两极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爆发性

解析:解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矛盾错综复杂,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平衡,导致情绪表现的两极性十分明显,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谢晶先是非常兴奋继而因为小事又变得极度懊恼,体现出情绪的两极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6e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情境阶段

D.  关注自我阶段

解析:解析: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心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因此,题干中江金老师处于关注情境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d3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  启发式

B.  推理式

C.  算法式

D.  归纳式

解析:解析:问题解决方法中的算法式是指将所有可能的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到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启发式是指基于一定的经验,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较少搜索而找到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70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阳慧在解决问题时,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继时型

D.  同时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它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许,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A.  社会契约阶段

B.  相对功利阶段

C.  寻求认可阶段

D.  遵守法规阶段

解析:解析:寻求认可取向,又叫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题干的描述符合阶段,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