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9.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 情感枯竭

B、 去个性化

C、 成就感低

D、 知识枯竭

答案:B

解析: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9d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a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5f1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bf3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4f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馆头、花卷、油条、面条”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磁针水、捏面人。上述对话说明乙比甲的思维更具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ca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56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cc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25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9.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 情感枯竭

B、 去个性化

C、 成就感低

D、 知识枯竭

答案:B

解析: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A.  放松训练法

B.  系统脱敏法

C.  理性情绪法

D.  代币强化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9d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  有意想象

B.  无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a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

B.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C.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  教育必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下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5f1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素质教育理论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  创新教育理论

D.  生活教育理论

解析:解析: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bf3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大学》

解析:解析:“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均出自《学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4f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馆头、花卷、油条、面条”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磁针水、捏面人。上述对话说明乙比甲的思维更具有()。

A.  精细性

B.  流畅性

C.  变通性

D.  反思性

解析:解析:变通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ca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  增强学生体质

B.  传授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C.  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D.  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  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解析:解析: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活动。它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56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A.  关注生存

B.  关注情境

C.  关注学生

D.  关注自我

解析:解析: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问题,而且总是关心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情况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处于关注情境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cc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

A.  以学习个体经验为主

B.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C.  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  以学习群体经验为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25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