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37题-1.0分垄断利润是

A、 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 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 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 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8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b28-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1.0分: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ac80-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2.0分: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62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2题-3.0分:汶川特大地震令人怵目惊心,其破坏力超过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唐ft大地震,实在是一场罕见的人间灾难。然而,自5月12日以来的抗震救灾实践却庄严地向世界昭示:地震可以震坏道路、震毁家园,但震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面对灾难,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心系群众,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发挥了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战胜灾难的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顾个人的安危,把灾民当亲人,将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和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他们的出色表现再次展示了中国军队首先是“人民之师、和平之师”的宗旨;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灾难面前中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他们不再分地区、阶层、职业和贫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国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愈挫愈奋的无畏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表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45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0题-1.0分:“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78c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2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3题-1.0分: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49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9题-1.0分: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358-c0f5-18fb755e88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3.0分: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从上述材料出发,正确的选项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00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6题-1.0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7题-1.0分垄断利润是

A、 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 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 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 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8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  9世纪20年代

B.  9世纪30年代

C.  9世纪40年代

D.  9世纪50年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b28-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1.0分: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  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E.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ac80-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2.0分: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62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3.0分:汶川特大地震令人怵目惊心,其破坏力超过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唐ft大地震,实在是一场罕见的人间灾难。然而,自5月12日以来的抗震救灾实践却庄严地向世界昭示:地震可以震坏道路、震毁家园,但震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面对灾难,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心系群众,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发挥了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战胜灾难的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顾个人的安危,把灾民当亲人,将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和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他们的出色表现再次展示了中国军队首先是“人民之师、和平之师”的宗旨;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灾难面前中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他们不再分地区、阶层、职业和贫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国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愈挫愈奋的无畏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表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C.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E.  社会意识无所谓先进与落后之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45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  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  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  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78c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的有()

A.  社会意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对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  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E.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完全同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3题-1.0分: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49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1.0分: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乌托邦》的发表

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完成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资本论》的出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358-c0f5-18fb755e88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3.0分: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从上述材料出发,正确的选项有

A.  马克思主义是一些特殊观点的集合。

B.  马克思主义只具有批判性,不具有科学性。

C.  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分析对象。

D.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改造世界。

E.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00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1.0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43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