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33题-1.0分: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 事物的变化是否巨大

B、 事物的变化是否能够感知

C、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5题-1.0分: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97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3.0分:“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邓小平同志这段话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fa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1.0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e4b0-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2题-1.0分生产成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8b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4c8-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3.0分: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这个事例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fa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0题-1.0分:古人云:“牵牛要牵牛鼻子”从哲学角度分析,这里的“牛鼻子”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c3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一案例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题-1.0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7a0-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3题-1.0分: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 事物的变化是否巨大

B、 事物的变化是否能够感知

C、 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35题-1.0分: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A.  实践基础

B.  理论基础

C.  根本指导思想

D.  核心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97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3.0分:“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邓小平同志这段话表明:

A.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创立马克思主义以外新的理论体系

B.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C.  我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E.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加持马克思主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A.  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  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E.  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的手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fa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1.0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E.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e4b0-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1.0分生产成本

A.  是商品价格总额

B.  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  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应计算的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8b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4c8-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3.0分: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这个事例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  和谐是包含矛盾的和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C.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受整体的制约。

D.  整体是部分的简单相加,部分之和构成整体。

E.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fa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0题-1.0分:古人云:“牵牛要牵牛鼻子”从哲学角度分析,这里的“牛鼻子”是指

A.  主要矛盾

B.  主流

C.  客观规律

D.  真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c3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一案例说明()

A.  这是一种科学至上论

B.  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C.  这种观点忽视了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的作用

D.  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E.  这种观点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1.0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7a0-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