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26题-1.0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7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8b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6题-3.0分:“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段话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4题-2.0分: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df8-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6题-1.0分: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其意义重大,原因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1f48-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e89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4题-3.0分:列宁在1916年11月30日阿尔曼德的信中说:“马克思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对于这句话以下选项理解正确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2d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6题-1.0分: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三化”指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a89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2题-1.0分:关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00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4题-1.0分:"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478-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3题-1.0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06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6题-1.0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17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  中介系统

B.  感觉

C.  认识

D.  实践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8b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3.0分:“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段话表明: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D.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

E.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2.0分: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df8-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1.0分: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其意义重大,原因在于()

A.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  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指导行动

C.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D.  这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E.  没有这次飞跃,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1f48-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E.  主从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e89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3.0分:列宁在1916年11月30日阿尔曼德的信中说:“马克思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对于这句话以下选项理解正确的有

A.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的理论整体

B.  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忽视它的创立过程

C.  不能抽象地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分析的集合

E.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的具体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2d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1.0分: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三化”指的是

A.  中国化

B.  社会化

C.  科学化

D.  时代化

E.  大众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a89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1.0分:关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00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1.0分:"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478-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1.0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  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

B.  它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

C.  它属于上层建筑

D.  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E.  它可以改进生产工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06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