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第24题-3.0分: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说:“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他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2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A、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经典概括。

B、 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

C、 “现实的个人”是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进行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历史的人”。

D、 “现实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E、 这是对唯心史观前提的经典概括。

答案:ABC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1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2题-1.0分: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3b8-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2.0分: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5c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国际马克思大会是由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发起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参加者大都是带有左翼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届会议1995年召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100年———回顾与探索”。以后每三年召开一次,第三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举行,这次大会由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发起,联系世界近百家马克思主义刊物、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召开,共有3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主题为资本与人类。第6届国际马克思大会201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主题是“危机、反抗、乌托邦”。大会认为,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反抗是自由的要求,乌托邦是令人向往的愿景。从上述材料出发,正确的选项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b6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7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8题-1.0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失调”、政治体制“失灵”、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等一系列社会乱象。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41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9题-1.0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09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0题-2.0分: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180-c0f5-18fb755e88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5题-2.0分: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d3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0题-1.0分:尽管右脑比左脑更富有创造性,但人类的创造均是左右脑协同工作,并且是由右向左或称潜意识向显意识进行的结果。这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f7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4题-3.0分: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说:“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他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2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A、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经典概括。

B、 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

C、 “现实的个人”是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进行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历史的人”。

D、 “现实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E、 这是对唯心史观前提的经典概括。

答案:ABC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11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A.  古希腊哲学

B.  德国古典哲学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  中国传统哲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2题-1.0分: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A.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B.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  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3b8-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2.0分: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5c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国际马克思大会是由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发起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参加者大都是带有左翼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届会议1995年召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100年———回顾与探索”。以后每三年召开一次,第三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在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举行,这次大会由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发起,联系世界近百家马克思主义刊物、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召开,共有3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主题为资本与人类。第6届国际马克思大会201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主题是“危机、反抗、乌托邦”。大会认为,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反抗是自由的要求,乌托邦是令人向往的愿景。从上述材料出发,正确的选项有

A.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暂时处于低潮。

B.  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无关现实的纯学术。

C.  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D.  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具有了新特点。

E.  反抗资本主义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主题之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b6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7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是

A.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B.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C.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1.0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失调”、政治体制“失灵”、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等一系列社会乱象。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在于()

A.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B.  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滑向贫困

C.  社会极端思想抬头

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41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1.0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  具体细节

B.  一般特征

C.  具体阶段

D.  特殊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090-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2.0分: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180-c0f5-18fb755e88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2.0分: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d3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尽管右脑比左脑更富有创造性,但人类的创造均是左右脑协同工作,并且是由右向左或称潜意识向显意识进行的结果。这表明

A.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  意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D.  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af7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